唐氏首页 | 唐氏新闻 | 家谱源流 | 古代人物 | 当代人物 | 文物古迹 | 图片新闻 | 唐氏家谱 | 唐氏论坛 | 中华万家姓 |
 
四川宜宾唐坝之唐氏族谱

资料提供:四川宜宾唐秋桐
堂号名称: 祠堂驻地:四川省
家谱主修:唐秋桐 
字辈排序:前二十代字派:孝仁世仲安,宗祖昔友思;明昌承先泽,传芳应永隆 后二十代字派:兴国义集家,禄和生裕寿;勤耕书礼德,君恩万季红。

第一章 唐氏的来历

一.姓氏名称:唐
二.唐字的解释
拼音: tang
1.夸大,虚夸:荒~。~大无验。
2.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
3.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4.朝代名,唐朝:~代。~诗。~僧。~人。~三彩。后~。
5.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6.古同“螗”,指蝉。
7.姓。「唐」源出 .
8. 唐姓是一个起源中国的姓氏,在我国姓氏中排第二十六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
三.《说文》
“唐,大言也。”指言语夸诞不实之意。帝尧号陶唐氏,应是以烧陶为业的部落之首领。而“唐”的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字形,好像在陶缶之上有一个枝条编织的盖子,为了在缶内煮物时,不会因汤沸而翻滚出缶外。汤沸时,声响大,故唐与汤音义可通。而后人在字典中所解释的唐字,已经失去了唐的本义,而引申“声响大”为“说大话”之意了。但是,唐作为地名和姓氏,它仍旧保留了本义。唐氏族与陶唐氏有关,唐即以陶器煮汤之意,说明这个氏族已经用熟食代替了野蛮的生食,是文明的进步,也即原始社会所称的陶唐者。陶唐氏族是以制烧陶器的职业作为氏族名和族徽的,进而发展演化出陶、唐、汤、荡等相应氏族和新的族徽。唐氏族所在的地就称唐,建成的城堡称为唐邑,最终形成唐国和姓氏。




第二章.唐姓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轩辕氏裔孙尧的封迁地唐,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勋。“尧”是放勋的谥号,就是善行德义的意思。
帝尧最初被封于陶(今山东定陶),后来迁于唐(今山西翼城),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帝尧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
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侯(今河北唐县)。
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不久即在公元前1103年病逝,由其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龄太小,只有十二岁,因此由叔叔周公姬旦、召公姬奭辅政。伺候爆发了蔡叔、管叔勾结商纣之子武庚、淮夷的叛乱,那位唐侯则参与了叛乱。三年后,叛乱被周公旦所镇压,唐侯被处死,唐国之地被改封给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们则被迁往杜国(今陕西长安杜曲),改称唐杜氏。
在唐杜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唐氏、杜氏。而在后来周武王的幼子唐叔虞的后裔子孙中,也多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即称唐氏。
该二唐皆称唐氏正宗,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帝尧之子丹朱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周昭王姬瑕封丹朱的一个后裔子孙至唐鲁(今山东曲阜),称唐侯。唐鲁在鲁国境内,为鲁国的一个小小附庸侯。
到了先秦时期,秦庄襄王嬴则元年(楚考烈王熊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考烈王熊完派春申君黄歇率大军所灭,附庸的小小唐鲁国也相偕而亡。
鲁国灭亡后,在该支唐侯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世袭侯爵称号为姓氏者,称唐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南方西南夷中有个白狼王部族,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语中“米”意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语的汉义为“白人”。
普米族的他称较多,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称白狼夷。至晋朝时期,以他称而写作‘西蕃’,清朝以后称之为“西番”。在其周围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
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先民为远古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甘青一带巴颜喀拉山周围地区的古羌人。在秦、汉之际,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沿着金沙江。雅砻江之间的谷地,逐渐向南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逐水草丰茂的地方而居,曾在四川西大渡河两岸及雅砻江流域形成号称“百余国,户百三十万,人口六百万以上”的白狼般木等氏族部落联盟。在史籍《三国志》中记载,白狼夷在汉朝时期时生活在“定笮县”(即今木里、盐源地区),与“摩沙夷”同烧“鸡尿盐”的“夷帅般木王”当是普米族的部落王。“般木、普米”亦属同音异写,其语音基本是对应的。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氏羌,东汉时期,白狼、般木部落曾向汉王朝进献的《白狼歌》,是传世最古的羌族语言记录。近年来,我国一些著名学者发现《白狼歌》中出现的三十四个词汇,与今天的普米语完全相同,因而认为普米族是白狼古国的后裔。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羌戎部落集团,据历史文献记载,战国时期,他们游牧迁徙至现今青海省境内源头以西一带地区,并分化为各种羌种。在这些羌种中,作为普米族先民的“白狼夷”,约在秦汉时期,便从青藏高源沿金沙江(普米语称“不只”,意为龙江)、雅砻江(普米族语称“年只”,意为鱼江)之间的陆地逐渐南迁,至现今川西南等地区开始定居。这是一种逐水草而居的自然迁徙。
约在公元七~九世纪时,因吐蕃王朝势力强盛,逐渐向外扩张,组织巴人(藏语称普米为“巴”,其时普米为吐蕃属民)占领两江(金沙江、雅砻江内陆之地,普米族居住地遂延伸到四川盐边,云南宁蒗、华坪、永胜等地,其政府设在盐源,普米语称“瓦巴”政权,宋时称“蕃城郡”元代封号称“巴尔瓦志”(蒙古语,意为红虎官)。从此,普米族便分布定居到滇西北宁蒗一带。
今永宁地区,自古为普米族和摩梭人杂居的区域,现今永宁一带有许多地名都与普米族有关。如永宁坝区有村名“巴株”(今八株),意为“普米族集合之地”。永宁皮匠街的历史名称是“巴搓古”,意为“普米族跳舞的地方”。托甸乡有“巴那瓦”地名,即是普米与摩梭人共居之意。永宁拖支拉丁古村亦名“西番坪”,跑马坪二村境内有河名“西番河”。新营盘境内有地名“巴东弯”,意为番人聚集的城堡等。
两汉时期,白狼、般木已分布到滇西北边境,唐蕃冲突时期,金沙江、雅砻江两江中游一带般木随吐蕃势力推进到滇西北金沙江两岸各县。唐、宋时期,史籍中有关“西番”(普米)的记载就更加具体、清晰化了。在史籍《宋史》中,记载有“人西番求良马以中市”、“旧番蛮中马”、“可备战阵”等多处记载,可见普米族先民在当时就擅长饲养良马了。对普米族的旅源,元朝学者周致中在《异域志》记载:“不刺,系西番,出羊马,尚战斗,罕与中国通”。“不刺”即是“白狼”,属于同音异译。
宋、元时期,是普米族人口迁移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秋,忽必烈率大军南征大理,途经普米族居住地西昌。盐源、宁蒗等地,蕃城郡王和沿途居住的西番头人首先归顺,并率步骑兵充当前锋。拥有良马,长于骑射的普米族人因作战英勇,深得忽必烈嘉奖,沿途攻取的关塞多由西番兵留守,因而,普米族居住地域又向金沙江西延伸到兰坪、维西、丽江等地。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巴直,又名西番,亦无姓氏。元世祖取滇,渡自其宗,随从中流而亡至此者,不知其为蒙古何部落也”。这则史料所述,就是普米族随蒙古军南征大理之事。因普米族人是中途加人蒙古军队,便被误认为来自蒙古族的某一部落。
元、明以后,汉文史籍对普米族的分布情况已有确切记载。明天启年间撰著的《滇志》中记载:“西番,永宁。北胜、蒗蕖凡在金沙江北者皆是”。明景泰年间撰著的《云南图经志书》中记载:“所辖四长官司多西番”。
明朝学者景泰在《云南图经志书》中记载:“其有侨居于州之山谷日西番者,即所谓西戎也”,所谓西戎是指“西羌”,古代羌、戎互称,或合称“羌戎”,说明明代人对普米族的族源已有正确认识。
普米族源于青藏高原,从新营盘、永宁两地普米族的传统送魂线路(返回祖地朝拜)途径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民族的迁徙历史:
新营盘普米族的送魂线路是:乌给典苦→不多→瓦汉宗多(挖开桥)→黑尔格(石膏梁子)→巴及(蒗蕖坝)→包都(今包都街)→巴满(下麻栗平)→年包典(红桥坝子)→鲁地(白岩)→黄腊老→拉垮→落水苦刻(沪沽湖边)→宁乌(永宁)→尔及多(温泉)→拖泽吾多崩波(拖泽核桃树下)→里丫祖→尔觉格巴(四川吾觉喇嘛寺)→色里(本里境内)→他巴(木里拖入乡)→木里格巴(木里喇嘛寺)→比子(木里三区境内)→冬铝(木里冬拉)→色巴地(木里境内)→贡戛尔松贡不仙宗多(贡戛岭铁桥)→马丫支这瓜乌(青海境内)→不丫散丫瓜乌(青海境内)→不米查那瓜乌(青海境内)。新营盘普米族的送魂线路从南到北,绕沪沽湖,过永宁,经四川境内而达青海境内。
永宁拖支西番坪普米族的送魂线路是:西沟乌→安口比→年木子苦糟格安乌→阿山曾口古→戛拉→拉瓦→拉瓦罗乌都→瓦都→拖泽→拖泽古米吾→泽你波→里让足→吾觉(四川境)→吾觉格巴(四川吾觉喇嘛寺)→拉不→拉不拉吾多→拖色古波逮→古波→古波打给垮→古波苏古波→古也苏古也→支沙尔→支沙苏娘鲁→安乌基枯垮→祖丫→木里瓦厂→木里格巴(木里喇嘛寺)→水洛丫怎→马散多戎(木里以北)。此条送魂线路从永宁拖支境内出发,沿西北方向经永宁戛拉村、拉瓦村、瓦都村、温泉乡,再往北经木里吾觉乡,通过四川境内一直送往北方祖先发源地。
三国至元朝初年,普米族人口处于繁盛时期,元末至民国,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频繁战争,霍乱、天花、水痘、痢疾等病疫的流行及落后婚姻习俗、民族间的冤家械斗等原因,普米族人口减少,新中国建立以后,普米族人口又得到发展。
普米族是由氏羌后裔的四个部落联盟而成的,普米族民间有句古语“拍米冉贡组”,意为普米族是由四座山上的四个血缘集团联合而成的。据宁蒗县永宁普米族传说,普米族最早的四个根根是“布”(四个血统或四个氏族部落),其名称是:冉祖(意为绵羊)、拔佳;尚(汉姓熊)、搓皮。
冉祖和搓皮等主要分布在木里,拔佳、尚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又据传说,联合为普米族四个部落的名称分别是:萨雅崩巴供、布米虽母供、俄业里戛供、总散不安供,与这四个部落相对应的本民族氏族名称分别是:格母、本牙、穹?空尼、嘎甲拉玛。
普米族原来没有汉姓,传说明朝洪武年间,中原王朝接管普米族聚居的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地区后不久,这一带地区发生叛乱。为了加强对这带地区的统治,大明王朝调集军队,用六年时间平定了叛乱,之后对普米族各氏族进行详细的户籍登记,因此,普米族便有了汉姓:
在格母部落中,绒喷其扎汉姓记为杨氏、郭氏,格母牙马汉姓记为马氏,巴里俄志汉姓记为项氏;在本牙部落中,本牙汉姓记为熊氏,其中其不杠汉姓记为曹氏;嘎甲拉玛氏族,则在东汉末期便汉姓记为唐氏,至今仍是普米族中的大姓之一。
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这四个普米族部落现今主要分布在木里盐源后所、右所、中所、宁蒗蒗渠、永宁、宁蒗温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红桥、新营盘、战河、跑马坪、永胜、丽江、维西、宁蒗金绵、西川、新营盘、宁利等地。从整体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个特点。普米族大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使之形成了开朗。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
第四个渊源
源于回纥族,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史籍《元史》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
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
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记载:
1.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2.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第六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记载:
1.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2.满族泰瑚特氏,亦称唐乌勒特氏,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3.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4.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5.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6.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7.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土族唐氏,源出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时期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
源于藏族,出自民国初期西藏唐官,属于以官职称为为氏。
民国初的北洋政府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两大官吏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唐吉忒官,负责辅佐北洋政府管理西藏地区政务事宜,可以由任何普通人来担当,但必须通晓汉、藏两族语言,不论职位,统称唐吉忒官,简称唐官。
其实,唐吉忒官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汉族与藏族之间的语言与生活习俗,帮办一应杂务。
在唐吉忒官及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汉姓者,称唐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
今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予以考证后,再进行刊载。
唐姓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唐尧(伊祁放勋、姬放勋、帝尧)、唐叔虞(姬叔虞)、唐仁祖。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侯,即位后,又立国号唐,所以称为唐尧。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子孙为唐侯。唐国经历夏商两代,周初被周公灭掉。周成王封弟弟叔虞在唐,改封唐侯后人为杜伯(把唐公及其后人迁于杜城,降爵为伯),称为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者,此为陕西唐姓。唐氏后人奉唐尧为唐姓的得姓始祖。

唐氏始祖--唐尧简介
唐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 ( 注 1) 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 ( 注 2) 一带度过幼年生活。 15 岁时在唐县封山 ( 注 3) 下受封为唐 侯。 20 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 位于他,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 ( 注 4)。唐尧在帝位 70 年 ,90 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
唐尧是中华民族最敬仰的始祖 : 他带领臣民战洪水,治江河,引水灌田,发展农业生产 : 观日月出没、星辰移位,察鸟羽兽毛变化而定历法,依节令耕种、 收获、仓储、养殖畜禽;开创了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的生产秩序。他组织百姓建手工作坊,织丝扇,作葛衣,浸泡果酒,制作陶器,炼造铜器,开创了生产力大发展的新时期。他制刑律,设四岳,建九州岛,开创了中国的国家雏形。 他教民修德,倡礼仪,改婚俗,讲人伦,谱音乐,制舞蹈,造围棋 : 他朴素廉明,举贤能,察德行,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世代推崇的 " 尧天舜日 " 。
唐尧,成了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是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唐尧文化。唐尧,成了我国儒墨两家文籍中尊崇的圣王,是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源头之——唐尧文化。
注 1:" 唐地 ,即今唐县、顺平、望都一带。 " 伊祁山 ", 唐县、顺平县交界处,固城村西北,唐县称尧山。 注 2:" 庆都山 ", 北高昌村西北,又名灵源山、黑龙头。 注 3:" 封山”,俗称丹凤山,北店头乡封庄北。 注 4:" 平阳 ", 即今山西临汾。






第三章 唐姓郡望堂号与宗族特征

郡望堂号
1、郡望晋昌郡:晋•永和中分敦煌郡置晋昌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省石泉县)。辖今安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时均属敦煌郡,唐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此支唐氏,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北海郡:汉时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省昌乐东南)。隋唐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今潍坊等地,汉唐都在北海郡境。鲁国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晋沿习为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晋阳郡: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秦置,治故晋阳城。
2、堂号:移风堂:汉朝时候,费汛为萧县令,爱民如子,先教后罚,在官9年,连地方的坏风俗都转变了,全县三年都没有打官司的。邻县沛县发生蝗灾,蝗虫到了萧界,不入萧境。皇帝封费汛为梁相。
此外,唐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晋阳堂”、“晋昌堂”、“北海堂”等。自立分堂号有:“思本堂”、“忠恕堂”、“敦睦堂”、“移风堂”、“梧桐堂”、“梧封堂”等。

宗族特征
1、群英荟萃,名人辈出。
2、从其排列有序的字行,可窥其姓氏特征一斑。如浙江唐姓一支字行为:“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又江苏一支字行为:“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第四章 唐朝简况

(618年-907年) 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大陆随即分崩离析。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捩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
  总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高祖(李渊) 出生:公元566年--去世:公元635年(在位8年)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李渊生于长安,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渊累任州刺史,炀帝时,被召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征高丽之役,任督运于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东抚尉大使,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时李密率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正相峙战斗,李渊乘机进取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 出生:公元598年--去世:公元649年(在位23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 出生:公元628年--去世:公元683年(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武则天) 出生:公元624年--去世:公元705年(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 出生:公元656年--去世:公元710年(在位5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 出生:公元662年--去世:公元716年(在位2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 出生:公元685年--去世:公元761年(在位44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 出生:公元711年--去世:公元762年(在位6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 出生:公元726年--去世:公元779年(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他在平定"安史之乱"时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在位时遭到吐蕃的进攻,失地逃亡.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 出生:公元742年--去世:公元805年(在位26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 出生:公元761年--去世:公元806年(在位0年)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穆宗(李恒) 出生:公元795年--去世:公元824年(在位4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宪宗(李纯) 出生:公元778年--去世:公元820年(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敬宗(李湛)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26年(在位2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他在位的时候宦官的势力太大.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40年(在位13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他在位的时候也曾希望能剿灭宦官,但是失败.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 出生:公元814年--去世:公元846年(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 出生:公元810年--去世:公元859年(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他在位期间,注重考核官员,天下小康,他推崇佛教,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漼) 出生:公元833年--去世:公元873年(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 出生:公元862年--去世:公元888年(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 出生:公元867年--去世:公元904年(在位16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柷)(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出生:公元892年--去世:公元908年(在位4年)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唐朝因为设立节度使制度,为日后胡人作乱埋下祸根。
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贬房遗爱(房玄龄子)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及吴王李恪等谋反。事发,房遗爱被杀,李元景、李恪及高阳公主(太宗之女,房遗爱之妻)等均赐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巩固。朝鲜半岛高句丽和百济攻新罗,应新罗之请,高宗曾先后派兵出击高句丽和百济。并派兵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破百济。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显庆二年(657),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高宗即位后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不久欲废王皇后,改立武氏为后。对此,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对。高宗在李义府等人的支持下,终于在永徽六年立武氏为皇后。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贬斥。显庆末年,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皇后武则天得以逐渐掌握朝政。从此武则天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高宗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后,葬于干陵。
















第五章 湖广填四川

一.湖广填四川
在今天的四川汉族地区,如果你去访问一些老人,问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会是同样的回答:"我家祖辈是湖广填四川迁进来的。如继续问:"你是否知道为什么你们的祖辈会有湖广填四川的行动呢?"往往还是同样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此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认为境内的汉族人的祖辈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从湖广迁入的。而迁入的原因又是因为八大王即明末农民战争时张献忠(张献忠起义不久,即以八大王为称)剿四川。这种说法的影响很广很深。
所谓"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初时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区和四川局部;元末时辖今湖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区和湖北、四川、广东三省局部;明朝时辖今湖北、湖南两省。
唐代的巴蜀地区在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居于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经济文化的发展仍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之中,特别是南宋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占整个南宋的23.2%,可是其财赋收入却占整个南宋1/3,供应的军粮也占1/3,是南宋坚持抗战的主要经济基地,乃至有"蜀亡则宋亡"之叹。
四川历史上历经七次大移民。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家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南迁,在此期间,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移民人口达100多万,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是在老川人血泪快要流尽的时候发生的大移民,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即指这次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大移民。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有不少人逃难或“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三峡大移民,有许多人落户四川。
那么,为什么会有"湖广填四川"呢?
(一)、长期的大规模战争
在巴蜀军民尽最大努力坚持了长期的抗金战争,终于取得了使金兵未能进入四川盆地的巨大胜利之后,又坚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抗蒙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是在盆地内部进行的。蒙古军先后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击伤而死于钓鱼城下。长期的拉锯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的损失。从整个四川地区来看,以至有"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志铭》,见《道园学古录》卷二〇)的记载。这些文字难免有某些渲染夸张的成分,但经济极度残破,人口急剧锐减则是无可怀疑的事实。因为在近50年的拉锯战中,除了战火的破坏,还有长期战事带来的农业生产的凋残而严重缺粮,"沃野千里,荡然无民,离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畴不辟,堰务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种"(见上引吴昌裔疏),这是当时必然存在的现实。此外,宋朝官军中也有不少军队在战乱中趁火打劫,残害百姓,或"剽掠于民财",或"焚毁于仕族",以至"骚动惨于敌祸,……故田里有内敌甚于外敌之谣,此害非一日矣"(吴昌裔:《论救蜀四事疏》)。这些记载都出于当时的蜀人笔下,应当是可信的。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元代巴蜀地区的人口锐减到不足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见前《民族与人口》一章。
面对宋元之际巴蜀地区如此严重的残破局面,元代的统治者除了实行屯田用以保证军粮的基本需求之外,没有采取由官方出面组织移民的措施。没有劳动力,生产就不可能恢复。所以,在元代的将近100年间,巴蜀的经济一直未能得到较明显的恢复。根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一书的统计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赋税收入,在全国10个非少数民族省区中居于倒数第三,仅占全国岁入的0.96%。此外,据《元史•食货志》的数据,四川行省在各省区之中,酒税占倒数第三,醋税占倒数第一,商税占倒数第三。这种情况较之南宋时期占整个南宋王朝岁入大约三分之一的地位,简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红巾军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四处燃烧,原来属于徐寿辉部下的明玉珍率军攻入巴蜀,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明玉珍不仅带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农民随之进入人少地广的巴蜀地区开垦务农。这应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如吴宽在《刘氏族谱序》中所说:"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见《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权只存在了两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统一。明代初年,湖广地区的移民继续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万,外地移民,特别是湖广移民占了这一时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绪《潼川府志》卷五所载明人王维贤《九贤祠记》所说:"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杨立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明初,中江县开设,土著人户业七八家,余皆自别省流来者。"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记录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顾:"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明清史料丙编》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户部题本》)所谓"湖广填四川"这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就是这样开始,而在元末明初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连续进行的长期的移民运动。民间的有关传说较之历史的真实有明显的扩大与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张献忠剿四川"这一历史事件也是发生过的,民间的传说较之历史事实有失误,也有一些歪曲。参见袁庭栋:《张献忠论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这些偏差或失误排开,就可见到所谓"湖广填四川"原来是连续进行了多年的人口与文化的大融合,对巴蜀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四川人十之八、九不是老川人,多半是湖广移民的后代.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1362年随州明玉珍在重庆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此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贵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二)、瘟疫、灾害接踵而至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撕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等瘟疫使许多人病死,“死者朽卧床塌,无人掩埋”,“人皆徙散,数百里无烟”。顺治初年,大旱、大饥、大疫席卷四川,“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大荒,饿死者日无计数”。不仅如此,又遇虎灾,“数年段绝人烟,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川南死者十二、三……”;“……川北死者十一、二……”。
(三)、人口锐减
康熙初年,由广元入蜀的巡抚张德地写道“沿途瞻望,举目荆榛,一、二孑遗,鹑衣菜色”,“在川省镜内行数十里……居民不过数十人,穷赤数人而已”,在顺庆(今南充)、重庆看到“舟行数日,寂无人声,仅存空山远麓……”,它反映了当时四川“民无遗类,地尽抛荒”的惨景。据有关史料记载,经过“三藩之乱”,四川官府所掌握的税户仅9万人;《营山县志》载: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存粮花户仅143户,819人。四川真正是“土满人稀”了。
(四)、政府鼓励
清王朝取得全国政权后,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采取“安民、惠民、安帮定国”的思想,实行“招辑流移,各令复业”,“凡各处逃亡民人,……广加招徕,编入甲保”,“永准为业”,“开垦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种,六年起科,荒地耕种,十年起科”,“零星地土听民开垦,永免升科”,同时,官府给以耕牛、种子、口粮等帮助。
由于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各个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招民垦荒、南方诸省的战争破坏,形成了移民的大气候、大环境,从而形成前后分三个阶段,持续达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
初期阶段大体是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克成都,并控制全川,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招民垦荒提上议事日程。从陕西临近移民入蜀的垦荒者,遇到许多困难,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吴三贵之乱”,时达七年,他们多死于战乱,致使这一时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康熙年间,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间盛传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队队由官府把双手反解在背上,捆着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时,由官差松开双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称为“解手”,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上(它会遗传吗?)。
第二阶段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过去教训,制定并完善了移民的有关政策,以“安民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续达一个多世纪。又据《营山县志》记载:雍正六年(1728),全县民户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间,县内增加楚民17户,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户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见,营山是在1728年达到移民高潮。
第三阶段是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年间。
这—时期,清政府对移民采取不禁而止,听其自然的态度,而这时四川白莲教起义,战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

二.寻访我们永远的"麻城孝感乡"

你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好多好多的四川人有同一个回答:麻城孝感乡。可是,当今中国地图上,麻城、孝感各是湖北的一个市,祖籍中的地名早已为历史的烟云所遮掩,消逝无踪……
夕阳渐沉,河流平缓,河边石壁上镌刻的四个大字“楚蜀鸿沟”,红得耀眼,触动心灵。
“楚蜀鸿沟”这四个大字旁,有一行小字,标明它刻于清康熙庚寅年(公元1710年)。那正是“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高峰期呵!我们的思绪回到了三百年前……
那时,正值清朝初期,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不就是经过这里,乘舟西去巴蜀?舟过此处,他们的心情是依依不舍,还是毅然决然,或者兼而有之?
此地属湖北省麻城市境内,地名叫链子溪,因为两岸石壁上铸有长长的铁链。这些大概为了助力于纤夫而设的铁链,因风雨剥蚀而锈迹斑斑,同样牵动我们的心襟:我们的先祖,是不是也曾抓握着这些铁链拉纤?
10月初,来到麻城,只有一个目的:寻根。
当今有很多很多的四川人,家族谱牒上都标注着同一个原籍地“湖广麻城孝感乡”。可今天的中国地图里,却找不到这个“孝感乡”。我们只想实地来寻访一下,千百万四川移民后裔魂牵梦萦的这个“根”,它究竟在哪里?
清代“填四川”湖广人最多
有一首清末流行的《成都竹枝词》唱道:“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这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四川极少当地的土著,如今绝大多数的居民,祖先都来源于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大移民——“湖广填四川”。其原因是明、清两个王朝更替期间的长达几十年的战乱,使巴蜀大地横遭浩劫,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徙,原本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了“地旷人稀”的荒原。清朝立国后,为了迅速恢复农业生产,解决粮食和税收问题,推行“移民垦荒”,倡导十余个省的百姓入川安居。其中来得最多的就是紧邻的“湖广人”(当时湖北、湖南是一个省,谓之湖广省),于是民间把以湖广省为最多省籍的这次大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
此事在四川的一些方志上皆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的《大邑乡土志》所言最有代表性:明末兵燹后,大邑土著汉人“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西、陕西之人来邑,垦荒生聚。”而迁来的人中“麻城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
据众多学者考证,四川历史上有过六次大移民,而这次清朝初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无疑规模最为庞大,从康熙前期持续到乾隆中叶,长达一百多年,移民人口一百多万人,他们在巴蜀大地成长繁衍,一代一代,深远地影响到今天。
四川移民祖籍地中的一大亮点
“湖广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在巴蜀大地上可以说是“十人九知”,非常著名,是千百万移民后裔家谱里共同的字样,是众多先祖入蜀的来源地,是“根”之所在。
在“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紧邻的湖广人捷足先登,来得早、来得多。而其中又以麻城孝感乡的人为最。我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如民国《南溪县志》载:“今蜀南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又据新修《南川县志•人口》记载:南川县的许多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在四川,你若问一个家族的祖先来自哪里,许多人都会这样回答你:来自湖广麻城孝感乡。
“我们麻城已经收到过寻祖信件1万多封,接待前来寻祖的人士3千多人。”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钟世武这样告诉我们。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籍贯为四川高县的原国务院总理李鹏等,其祖上都是麻城人。
艾芜的祖籍记忆与“麻城孝感现象”
在一般的四川老百姓中,许多人想都不想,就会告诉你“祖籍湖广麻城孝感乡”。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以渠县为例即可说明。渠县名人傅昌志对该县明清的73支移民家族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来自湖广省的达58支,而集中于麻城孝感乡的,达21支。而且这21支麻城孝感乡的移民家族中,竟有15支都是来自“麻城孝感乡高阶堰”的。研究四川区域史、出版过几本移民专著的专家孙晓芬女士,把这种众多四川人认可自己源于麻城孝感乡一事,称之为四川移民祖籍的“麻城孝感现象”。
这种“麻城孝感现象”,最典型的就是著名作家艾芜的祖籍记忆。艾老早年著文《我的幼年》时,就说到其汤氏祖先(艾芜原名汤道耕):“这位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原是生长在湖北麻城孝感乡的。”后来到20世纪80年代,孙晓芬去拜访艾老,仍然听他这样讲自己的祖籍。一直到1989年秋,时任新都县档案馆馆长的任祖坤等人,向艾老出示了新征集到的汤氏族谱,告知其祖籍实为湖南武冈,艾老才庆幸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根”,激动不已。
但艾芜这样的误解,并非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今天可以推想,或许是汤氏家族的人原本只记得一个大体的湖广省,记不清确切的小地名,而湖广省(包括湖南、湖北地域)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麻城孝感乡,所以才误彼为此了。艾芜小时候跟着大人去上坟、去吃清明会,道听途说得知自己的祖先从麻城孝感乡而来,一直到把它写入了文章中。这一例证正生动说明了“麻城孝感现象”,说明麻城孝感乡已是一个移民祖籍地的亮点,它上升到了人文地理的概念,成了一大群具有相似迁徙经历的人们的群体记忆,代代相传。这一记忆并不一定准确详实,但它已升华成一种对“根”的深厚感情!
六百年的根系连绵
我们站在今天麻城市所辖的歧亭古镇,但见数百米长的古街两侧,还是古意盎然的木板作门的小商铺。那条两米宽的石板砌成的古“官道”,依然保存完好,它连接着郁郁苍苍的古树和飞檐翘角的石筑的“一进三重堂”的古屋……当年我们许多四川人的先祖,可就是走过这条道,走向天府之国?
陪同的麻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李敏告诉我们,歧亭镇和它东北面的中馆驿镇,一水相连,陆路与水运都很繁忙,在明、清时正是麻城孝感乡的范围内。在民国年间,这里甚至有过“小汉口”之誉。歧亭镇的古街,正是当年移民上川的必经之路。
当年湖广移民上川,计有三条道:一条是从麻城县南部的歧亭走石板路官道上川;一条是从举水河乘船进入长江入川;再一条是从山间小路,涉汉水越秦岭入川。
后来从麻城市委办公室的凌礼潮手上,我们得到一张明信片,上书“麻乡约”三字。原来,相传在明代永乐年间,就有移民从这里迁往四川,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建立了固定组织“麻乡约”。它开创了中国民间通信的先河。
由这明代而兴的“麻乡约”,孙晓芬说起了明代状元杨升庵家族“过籍”麻城的事,它与艾芜老人的祖籍记忆相映成趣。原来据《杨少师石斋先生墓表》记载:杨升庵“先世庐陵人,有名贤者,以元末欧祥乱,徙麻城,避红巾军贼入蜀,家新都”。但后来新都关于杨氏的记载,却成了“杨:元末避乱,徙湖北麻城县,后入川据本县”。这样就把只在麻城“中转”居住过一段时间的杨氏家族,统计成“湖广麻城上川”之列了。
由此,孙晓芬有这样一个见解:必须用六百年历史视角,来解读麻城孝感乡这个移民祖籍地。
我国历史上有过八大移民集散地、中转地,麻城孝感乡正是其中之一,并且在四川影响尤大。自元末明初,直至清前朝,有大批麻城孝感乡人随军入川,奉诏入川,避乱入川,流寓入川和经商入川等。特别是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移窄乡填宽乡”的洪武大移民,作为移民集散地、中转地的麻城孝感乡,奉诏输送了大批百姓入川。无论是在这里居住的,或是从这里中转的,后来他们各自的家谱上几乎都写成了“源自麻城孝感乡”。
9月29日刚刚隆重开馆的重庆湖广会馆,珍藏有这样一副楹联:
会岷沱数千里,波涛自泸水东来,庙貌重看辉日月;历明清六百年,统绪溯麻城西上,宗支繁衍遍川黔。
这副四川泸县一支移民后裔所撰的对联,正道出了延伸六百年的连绵根系。
在麻城的历史上,两度与农民起义紧密相连。元末的红巾军起义,麻城是策源地之一,红巾军大将明玉珍率部及家属驻川东,建立大夏国,湖广人投其麾下,其中有数万麻城人。明末张献忠占领麻城后,在宋埠镇留下“拜交陈”(其恩师姓陈)的地名,麻城当地5.7万人参军,被立为“新营”,同年大军西入四川,这些麻城兵随之同行。张献忠战死后,其部将士兵,包括麻城籍的,多数人在川落籍务农。
至于为官入蜀的、避乱入蜀的、经商入蜀的自明初至清前期,皆络绎不绝。加上如杨升庵家族那样的“过籍”麻城人,以及那些见麻城人势大而“冒籍”以求生活便利的移民,所以最终“麻城人”遍及全川,声势浩大,而“麻城孝感乡”也成为四川移民心目中最重要的祖籍符号。
“麻城孝感乡”今在何方
打开今天的共和国地图,有一件事确实令人迷惑不解,那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麻城孝感乡”,那个千万四川人心目中的祖籍圣地,竟然没有一丝踪影了!在今天的湖北省,有的只是并列的两个县级市:麻城市,孝感市,两地相去百余公里,岂可混为一谈?
正是从这一类地图出发,有人提出一种奇论,认为“麻城孝感乡”只是个子虚乌有的祖籍地。可是,为什么千千万万的移民先祖都一起来“欺骗”我们呢?
答案终于在我们实地踏访麻城的过程中找到。通过查阅清康熙九年(1670年)版的《麻城县志》,我们弄清了麻城孝感乡“失踪”的来龙去脉,它的变迁历历在目了:
这部县志的《首卷封域志•乡区》中的记载是,“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成化八年以户口消耗……并孝感乡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入黄安,(麻城)止七十四里。”
这一详尽的记载和数据,告诉人们,明代麻城县的四个乡区中,确实有孝感乡的建制,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对区乡作了内部的调整,因户口消耗,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到了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新建黄安县时,分调土地,就将麻城的一部分(包括有原孝感乡一小部)划入黄安,也就是今天的红安县。
虽然旧的“孝感乡”地名已在明成化年间撤并,但推想其代代居民及中转移民,仍心口相传“孝感乡”之名,所以至今它享誉巴蜀。
为了古今对证,孙晓芬在广泛抄录各四川移民家谱的过程中,格外留心地把其中一些家谱记载的麻城县孝感乡的小地名,抄录了部分下来,在这次实地踏访中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这些小地名主要有:麻城孝感高坎堰(或高阶堰、蒿干堰)、鹅掌大丘、复阳村、高水井、孝子坊、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扒凿岭黄泥嘴、月儿湾、蒿枝坝大松树等等。
我们从城北郊的龙池桥所辖的松鹤村李家坝,经古楼沈家村,去中馆驿,到歧亭镇……一路行来,在当地人的热情陪同下,“高坎堰”、“鹅掌大丘”等移民家谱和口碑中反映最多的小地名,已得到第一批认定:麻城市城郊的龙池桥办事处下辖的五脑山林场的虎形地村高坎堰,正是移民家谱中的“高坎堰”一地,而“鹅掌大丘”,也在中驿馆镇“辖区内找到了。
有的历史学家曾经著文,考证“麻城孝感乡”主体在今日的红安县(原黄安)。但麻城市志办经反复考察,确信当年源源向四川输送千万移民的麻城孝感乡,其主体仍在今麻城市的南部,红安(原黄安)境内仅有一小部分。迷雾澄清,这终归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神秘而有趣的麻城
麻城位于鄂北,大别山南麓,有天下第一龟的龟峰山(山的主体状如一只昂首的乌龟),有奇特的地形,举水河直通长江。自古以来,是兵家争夺之地,战国时代的柏举之战就发生在这里。20世纪30年代的黄麻起义,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策源地,它也因之成为“将军之乡”。当然,最特别的是,它像山西洪洞县一样,是我国著名的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是明清两代的移民之乡。
这里的语言中,对亲人都有特别的称谓,比如称父亲为“爷爷”,称祖父为“爹爹”,称外公外婆为“家家”(音gaga),称祖母为“婆婆”。麻城东山别具风情,人们围坐在吊锅前吃火锅,“烧的‘疙篼’火,喝的老米酒,除了皇帝就是我”,快活如神仙。在乡间,有源远流长的“肉糕席”,逢年过节必不可少。从四川来寻祖问宗的,只要问起父亲称“爷爷”,祖父称“爹爹”,就倍感亲切,乡音融融。麻城也有不少人衍播到本省附近的孝感市(原孝感县),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孝感人说睡觉了,就说是“回麻城去了!”
麻城境内处处都有移民相关事件的发生地,比如麻城最南部的歧亭镇的二府街石板路、宋埠镇的“拜交陈”等。而古貌依旧的歧亭镇,今已成为麻城移民之乡的“活化石”。我们在此提供一张寻祖问宗的活地理示意图,可供广大麻城移民后裔作寻祖问宗的路线参考。
站在岐亭镇口,石屋无语,古道依旧。夕阳红红,不知名的古树,也火辣辣的红……我们静静立着,我们心绪难平。我们来了,我们见到了,那千百年里险些被湮没的先祖的脚印。















第六章 唐姓-家谱文献

一. 家谱文献

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宗族修家谱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其数量之多、历时之久、在民间影响之广而言,又当首推家谱。
家谱,或曰族谱,是对诸如家乘、家牒、宗谱、世谱、房谱、支谱等的泛称。它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等。
中国家谱的起源可上溯到先秦时代。之后随着时代的推移,家谱的社会功能和编纂方式屡经变化。到了明清两朝,私家修谱蔚然成风。这个时期,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浙、皖、赣等地区,几乎姓姓修谱,族族有谱,而且一修再修,赓连不断。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
常州图书馆馆藏家谱大约170种,其中以唐氏家谱、盛氏家谱等保存较为完整。以唐氏家谱为例:《唐氏宗谱》共十卷由清朝唐云和等修;《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由唐晉歧等修;《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由清朝唐锺琦等修;《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顺德纂修;《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宗海主修 ,唐肯总纂。而唐氏家谱始修於明万历三十六年,到此已为八修。
二.采访手稿
[采访] 常州图书馆古籍部 古籍工作者 朱隽
“唐氏是元代,据说是从高邮迁到常州的。但是它最早的那段历史不是太清楚。在明代的分支情况是从唐荆川的爷爷,他兄弟5个,所以分成5房。后来从中分出了无锡和溧阳两个支派,这是东堂。西堂是第三代就分出去了,第三代分到溧阳去了,他们后来是单独修谱的。”
唐氏子孙名人辈出,明文学家、抗倭名将唐顺之就以“文能实胜、武能安邦”名闻遐迩。唐顺之,字应德,后因喜好荆溪山水,又字荆川。在常州,人们都习惯称他唐荆川。1990年,常州市政府为纪念先贤唐荆川,决定在陈渡草堂附近重建唐荆川读书处,并修复唐荆川墓。墓区清流环抱,墓道长约百米,两旁依次分列羊、马、虎、翁仲等神道石刻。墓地广植松柏、冬青等常绿树木,庄严肃穆。
明正德二年,唐荆川生于常州青果巷易书堂的一户官宦读书人家。祖父唐贵曾任职给事中,父亲唐宝曾任永州知府。唐顺之嘉靖八年会试得第一名,殿试得二甲第一名进士,历任兵部主事、翰林院编修等职。嘉靖十四年到十八年秋与十九年冬到三十七年春两度罢职家居,第二次家居时常住陈渡草堂读书、隐居。嘉靖三十七年秋任兵部郎中,奉命前往江浙沿海抗击倭寇,取得三沙、姚家荡等大捷,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三十九年为赈灾死于泰州。四十一年葬于常州南郊陈渡草堂旁,也就是今天的荆川公园内。
唐顺之对天文、乐律、地理、兵法等无不研究,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
[采访]朱隽
“这套1948年修的家谱,应该说资料还是相当丰富的,包括唐荆川等的一些 传记。唐荆川的传记,我点了一下基本上有十几篇、十一篇之多。大多是书里找不到的,在家谱里才能找到。”
唐荆川的著作有《荆川先生文集》、《南北奉使集》、《荆川历算书稿》、军事类书〈〈武编〉〉等。他的《信陵君救赵记》脍炙人口,被选入《古文观止》。
[采访]
“一般家谱是分卷的,有多少卷、多少卷。它这个没有分卷,但是每一册有一个相当于代号一样吉祥的字,一共有26个字。正好组成了一篇小文章。”
(字幕)这26个字是“礼文……”,大意是唐家书香门第,子孙不辱家风,文章道义都有建树,希后辈更加努力,将良好家风发扬光大。
春夏秋冬、世事更迭,唐氏后人至今都已散落世界各地,而唐氏家谱到第?世就已断续。我们在常州也只寻找到一位可以确定的唐氏后人---今年71岁的唐介寿。唐介寿是唐氏西堂的后人,他至今还记得当年父亲唐瑞生续修《唐氏家谱》时的情形。
[采访] 唐氏后人唐介寿
“我记得当时我父亲买了好几棵白果树,他找了木匠锯开,锯开后做成家谱箱。所以现在它不蛀不烂的。”
时光流逝,在唐瑞生精心打造的这个家谱箱的保护下,唐氏家谱完好无损,现在它已被常州图书馆收藏。而作为唐氏后人,唐介寿不仅完整地保留了父亲唐瑞生续修的家谱,还收藏了大量的先辈们的照片,他说自己以唐氏后人而骄傲。
[采访]唐介寿
“我们西面最著名的就是唐驼。唐驼就是写字的,大概是一九三几年在上海没有的。唐驼写大字最有名,印度尼西亚华侨都让他写商标,他写字全国都有名。”
唐驼是民国时期有名的书法家,出生于1871年,是唐顺之的族裔,属于当时的西堂。唐驼原名唐守衡,因为自小爱好书法,从不间断研习,辛劳过度导致佝偻,人呼唐驼子,便更名为唐驼。唐驼的书法取法颜柳欧,尤以柳体味为重。他的书法厚实中见挺拔,尤其是在行书中增加了楷书笔意,在挺拔中又有流畅之韵。当年的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先后聘请他写教科书,是当时上海写字招最多的人,所以自诩为“卖字先生”。
与唐驼同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中,还有一位叫唐肯的,他是唐顺之的后裔。曾任南开学堂教席。他的山水画独具一格,书法则深受碑学思想影响,随意中见变化、墨趣横生。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家谱里,我们看到了唐翔千的名字,唐翔千先生是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半岛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而他的儿子唐英年则现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由此不难推断,唐氏后人现在已经散落世界各地

三.唐氏宗亲在宗祠和荆川墓前共祭先祖

2007年09月24日 星期一 下午 01:00
500年前,我们都是一家人!唐氏后裔无论身处何方,都要知道我们的祖籍地在常州。"昨天上午,荆川公园唐氏祠堂,88岁的唐宏源率领海内外150多位荆川后裔祭拜500年前的祖先唐荆川,深情的一番开场话,重重地落在在场的每个人心上。
一场秋雨,荆川公园水洗般明丽,绿树婆娑,流水迷离,园道氤氲。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新加坡、泰国以及香港、北京、南京、上海、西安、苏州、无锡等地的150多位唐荆川后裔族亲,冒雨来到这里,来到唐氏宗祠,来到荆川读书处,来到祖先的墓地祭祖扫墓。
尽管经过500年的岁月流逝,尽管唐氏家族已经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尽管他们许多人祖地相逢却不相识,但他们很容易地相互看到自己熟悉的、难以言传的相似的家族特征。仅从外貌上看,唐氏后裔大多身材高大英挺、气质儒雅,十分引人注目。在唐氏宗祠,唐氏后裔按照辈份排列在荆川先生的画像前,举行祭拜。最前排是目前辈份最高的"源"字辈的老人,90岁的美国新丰企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唐森源、88岁的香港网联实业(集团)公司常务董事唐宏源;第二排是"千"字辈的唐翔千、唐骥千、唐鹤千、唐凯千、唐齐千等,他们也都是美国、巴西、泰国、香港等地的工商实业界的巨子;他们之后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等"年"字辈的子孙,再后面是唐家的年轻人。唐宏源主持族人祭拜。唐老先生动情地训示:今天,各位唐氏后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常州,祭拜祖宗。500年前,我们都是一家人!唐氏后裔无论身处何方,都要知道我们的祖籍地在常州。我们举办这次纪念活动,通过缅怀荆川先生的
丰功伟绩,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希望唐氏后人为祖国为民族的繁荣昌盛增添光彩。
随后,唐氏后人们依次向老祖宗上香,鞠躬。几位"源"字辈和"千"字辈的老人在唐氏祠堂感慨良久,久久不愿离去。90岁的唐森源一米八的身高,依然腰杆笔直,精神矍铄,他笑称,年纪大了以后,身高稍微缩短了一点。他告诉记者,他6岁时,跟着父亲来过唐氏祠堂,当时记得是在青果巷,同年上学前又来过一次,这次是第三次。只记得那时巷子很小、很窄,现在的常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88岁的唐宏源略显魁梧,身板硬朗,笑容可掬。他感慨道:荆川先生50多岁就过世了,可想当时是如何为国为民操劳啊。他说,他还是13岁时来过常州,转眼已是几十年。唐氏后人正是继承了祖先刻苦耐劳爱国爱民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84岁的唐翔千,是唐英年司长的父亲,香港工业总会前主席,显然格外受到家族后裔们的关注,年轻一辈的后人们纷纷过来合影。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中医院院长唐蜀华是毗陵唐氏廿二世、荆川公十五世孙,童年时代就在荆川故居度过,抗战之后曾住唐氏祠堂,他说,从小父亲就告诉他们先辈唐荆川的事迹,所以一直对唐荆川非常崇敬。父亲唐玉虬更是花毕生心力,整理唐荆川资料,编写唐氏族谱,保护唐荆川遗迹。唐氏祠堂供奉的那幅荆川公早朝图,就是唐蜀华捐赠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的三个女儿也跟随父母一起来祭拜祖先,梳着齐眉刘海,披肩长发的长女唐嘉敏,拿着小小的摄像机一路拍摄。问她:之前是否了解祖先唐荆川是中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她认真地说:不太了解,现在正在了解。
祭拜的队伍中还有好几位金发碧眼的"洋人",带着几个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以为他们是唐氏后人的亲属,不料却是"年"字辈的子孙。队伍中有个被抱在怀中的婴儿,她叫Sasha,来自美国,才六个月大,是祭拜队伍中年纪最小的,Sasha的父亲唐酉年中文说得并不流畅,但他急切地告诉记者,自己这一支传承于Sasha的太爷爷那一辈,当年太爷爷前往美国闯荡,此后子孙就一直生活在波士顿。今年38岁的唐酉年说,自己1986年、2006年分别来过常州祭拜祖宗,此番不远千里带着幼女来常,一路拍下了许多DV资料,希望女儿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同时,他在美国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软件公司,来常寻找投资机会。至于女儿的中文名字,唐酉年感慨,这次回来才知道,自己这一支"年"字辈接下来是"盛"字辈,回美国后他要好好琢磨一下。
接着,长长的唐氏子孙队伍,来到荆川墓地拜谒祭扫,只见墓道两边摆满了唐氏后裔拜献的花篮,墓前,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敬献的花篮,正中的两只花篮绸带上写着:"毗陵唐氏十九世孙唐森源率子、侄子及孙、侄孙及众族亲祭拜","毗陵唐氏十九世孙唐宏源率子、侄子及孙、侄孙及众族亲祭拜"。市委书记范燕青,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长邹宏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戴源,副市长居丽琴,市政协副主席徐峻范,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赵敖祥,向荆川墓地敬献了菊花,唐氏后人们依次向先祖献花、默哀、鞠躬,表达缅怀之情。
祭扫仪式由唐鹫千主持,他说:今天我们唐氏后裔找到了根,找到了祠堂,今后我们要常来常州,把常州作为族亲团聚的地方,每一个唐氏后人,要身系祖国,情系家乡,做出无愧于先人的业绩。
唐氏后人们还拜谒了荆川读书处,他们在荆川公园冒雨踏访先人的遗迹,感受先辈的遗韵。
因为一个500年前的共同祖先,几代唐家后代在常州欣然团聚,显示了一个家族的凝聚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四.唐氏族谱文件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民国)唐锡瑞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重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苏泰兴延令唐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双凤堂藏版本。现收藏在江苏省泰兴县珊瑚洋港村。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族谱十卷,(清)江静亭等纂辑,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宗谱十二卷,(民国)唐念曾等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l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五卷,(清)唐正麟主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常州唐氏渑豸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卷,(清)唐云和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唐晋歧等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钟琦等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美国。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顺德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缺一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排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唐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光绪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日本。
江苏武进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增儒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苍玉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泰诚、唐续彬等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崇彝堂刊印本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存世系一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允中等修,刊印本四册,残本。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六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肇瑾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茂盛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江苏无锡前洲唐氏宗谱十九卷,附谱一卷,(民国)唐秋泉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48年)享叙堂排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芝堰乡上唐村(缺第七~八卷)。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甘溪乡刘家村。
浙江兰溪唐氏宗谱五卷,(民国)唐文卿纂,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黄店乡山后塘村。
浙江常山晋昌唐氏宗谱四卷,(民国)祝其三重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七里弄村猪母山底。
浙江常山球川里山唐氏宗谱八卷,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序)。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杨家村里山(缺第四卷、第八卷)。注:首修于清乾隆十六年。
浙江常山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不全)。
浙江遂昌蔡溪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间刊印本二册。现收藏在浙江遂昌县焦滩乡格路口村。
安徽含山濡须唐氏宗谱四卷,(清)唐之传、唐名庚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情美、唐步鳌等三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绍勋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
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一卷。现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档案馆。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唐萤英五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潜山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石台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洪松、唐为均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福建莆田续北苕国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朝泰等纂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绩溪唐氏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唐氏欧苏合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现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
江西万载唐氏续修族谱十一卷,首两卷,(清)唐景皋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缺第十一卷下册)。
江西万载唐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唐萤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缺第三~四卷)。
江国铜鼓金鸡唐氏宗谱,(民国)唐忍铭、唐烈明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办公室。
河南固始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颂平、唐舜英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刊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
湖北新洲唐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唐江涛、唐秀清等重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前进乡李旻村。
湖北江陵唐氏家谱世系图一幅,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湖北江陵县荆城渔场湖北江陵县档(复制件)。注:文字为满文。
湖南长沙唐氏续修支谱不分卷,(民国)唐树林等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长沙唐氏桐封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
湖南宁乡晋阳唐氏重修族谱,首一卷,(清)唐启煦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而卷、卷首。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宁乡石汉唐氏六修通谱五卷,首一卷、末三卷,(民国)唐藻亭、唐荫宝等纂,民国十九年(公元1920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垂镌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另有一部存四册)。
湖南湘潭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民国)唐泽耀纂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二十二卷,(民国)唐述春、唐泽煌等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本堂排印本三十二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十卷,(清)唐星焕纂序,清咸丰三年(公元1863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新园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民国)唐业凖、唐业棐等续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伦鉴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残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衡山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卿杜、唐文青续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治平唐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思芳等续修,清朝道光年间唐氏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衡山治平晋昌唐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清)唐清思纂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九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唐氏四修族谱,(清)唐荣朝、唐鼎元修,唐明铣等纂,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唐氏五修族谱,(清)唐吉光纂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武冈唐氏三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唐丙德唐汝梅等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海南省档案馆(存四卷)。
广东揭阳唐氏房谱著者待考,(清)唐昭喜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刊印本。现收藏在台湾。
广东新会白石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元栋纂修,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清)唐集瑶续修,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修手抄本,今仅存第二~七卷。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琼山唐氏族谱二卷,(清)唐焕章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西唐氏族谱五卷,(清)唐廷植等纂修 复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褥经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广西永福唐氏族谱不分卷,(清)锄经草堂重修,清朝同治年间刊印本二册。现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四川绵竹唐氏家乘不分卷,(民国)唐渊儒编,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锦竹唐氏石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四川中江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迪瑔续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六卷,(清)唐道济撰,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四川省开县东门乡十一村(缺第四卷)。
四川仪陇唐氏宗谱一卷,(清)唐勋纂,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手抄本。现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四川宣汉唐氏谱一卷,(清)唐治儒编,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本。现收藏在四川省宣汉县东安乡。
春风唐氏家谱一卷,(清)唐殿选纂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陕西省图书馆。
唐氏族谱十卷,(清)唐学珊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采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玉祁唐氏族谱二十四卷,(民国)唐荣惠等重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梧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恭文等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家谱,(清)唐子俊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安乐唐氏宗谱二十卷,(清)唐笙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4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毗陵迁锡唐氏家乘,(清)唐锡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苍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毗陵唐氏家谱东分不分卷,西分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唐肯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三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文青等续修,清朝乾隆年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永康永康唐氏志,(现代)唐岩昌等修,1999年修胶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桐木桥唐氏三修族谱,(清)唐文裕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不可考唐氏族谱(缺卷),(清)唐家谟,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3年)四敬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无锡唐氏家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九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丹徒开沙唐氏宗谱,(民国)唐德榜等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无锡唐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唐氏族谱六卷,(清)唐国海等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德容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民国十八年唐在复增补重订。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唐氏世谱不分卷,(清)唐锡瑞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民国)唐锡瑞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铅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平江金鸡唐氏十一修族谱,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晋阳唐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8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阴唐氏支谱,(清)唐季达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奉贤唐氏族谱不分卷,(清)唐贞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武进新河唐氏宗谱八卷,(清)邵之俊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凤梧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善邑唐氏续修支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丁丑年索贻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缺第十三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桥木桐唐氏三修族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桥木桐唐氏四修族谱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唐氏族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第七章 唐氏家族家训
(清同治十三年唐氏族谱载)
一、敦孝弟
父母之恩永世不忘,惰肢纵欲,致冻蚀父母之忤逆之子,天理不容;至于兄弟,同气异形,须休戚相关。勿听妻言而伤骨肉,勿争家产而弃手足,斯兄弟蓊而父母顺矣。不孝与不弟相因。若族内有不孝不弟之子,本房不得隐瞒,赴告公祠,治以家法,如再不悛,共同鸣官究之。
二、笃宗族
书先睦族,礼重敬宗。虽别派而分支,实同原而共本,宜推乃祖乃宗之意,常念一家一姓之亲。置义田以赡贫穷,思留奕叶;修家谱以联疏远,爱及云福。务期永息争兢,须要长关休戚。
三、和族党
五族为党,五州为县。人有亲疏,概给之以温厚;事无大小,皆处之以谦冲。毋因小失微嫌,遂至耗财结怨。庶相资相让,共成姻睦之淳风;无仵无争,长享盈丰之福泽。
四、睦夫妇
良缘素缔,佳偶天成。整服如宾,何曾之风流宛在;下妆答拜,樊英之雅范犹存。雨泽降本阴阳和,斯言可信;家道成由夫妇睦,此语非虚。宜鼓琴而戈雁。
五、肃内外
人之亲疏有异,门之内外攸分,亲者严,疏者宽。或男或女,固以杂坐为耻;非丧非祭,犹以授器生嫌。嫂叔姊妹之伦,贵词严意正;绣阁厅堂之地,宜掩面低声。惟家庭无秽污之行,斯族党有清高之誉。
六、崇节俭
天之生财有限,人之支用无涯。丰熟难期,漫诩篝车满足;骄奢易入,毋令钱谷空虚。衣服不可过华,惟求蔽体;饮食无容厚味,止取充肠。须流福泽于将来,更惜勤劳于往日。成由节俭,败由奢。
七、谨交游
诗歌伐木,易系同人。谈笑少良朋,渐染致身心之累;往来多好友,切劘为学问之资。闻香闻臭攸分,须严所入;为漆为丹有别,务审所藏。尚其注意端人,切莫攫情败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八、择婚配
礼垂合体,诗咏好逑,果是佳儿择配;须求淑媛,如玉娇女,相攸必选才郎。高门可结朱陈,宜详谱牒;薄族堪联秦晋,勿计聘仪。要严良贱之分,莫启参商之局。结坏一门亲,遗误三代根。
九、时嫁娶
男思有室,女愿有家,毋使衍期。古人壮岁是期,或生旷怨,今世童年为则,每损元阳。须裁礼制以适仪,毋逐俗流而逾限。
十、重祭嗣
丰姿虽古,木主犹存。卜日而启寝堂,宜严洒扫;因时以陈品物,务备丰隆。具醉兴歌,勿俾抱馁而之痛;莫衍致咏,尚其尽如在之诚。须追我列祖精灵,勿视为后人故套。
十一、修家谱
祖宗择土金邑,创业之甚广,唐姓之渊源弥长,恐就湮于此际!故修谱于今时,我既修辑维殷,尔其珍重常看。藏诸柳箧,勿令硕鼠之伤;熏以芸香,莫共虫鱼之饱。
















第八章 唐氏家族治家格言与诚堂家训

(清同治十三年唐氏族谱载)
(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既昏便息;/
关锁门户,必亲自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俾美妾娇,非闺之福,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怪舛,立见消亡,勿恃势利,而凌孤寡;
勿贪口腹,恣杀生灵,怪僻自恃,悔误多必;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匿恶少,久必受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
因事相争,忍让三思,恩惠无念,受恩莫忘;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人有喜庆,不可忌妒,人有祸患,不可欣心;
饱暖平安,是为清福,温良恭俭,到处春风。
(二)
器具质而洁,瓦缸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误,居家戒争讼,争讼则终凶。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妆,嫁女求佳婿,勿索重聘礼。
(三)
居家务期质扑,教子要有义方,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要忘形。
事业盛于诚信,伦常本于心性,学业警于浮华,万事废于懒惰。
(四)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阴施淫盗之谋,不得为人;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求职业,修心术,何患饥寒;贪财色,乱人伦,必贱身命。兄弟叔侄宜分多润寡,长幼内外要法肃词严。
弟兄以仁让为主,正家以夫妇为先。
私欲去而聪明始开,念头善而是非分明。
唐氏子孙,戒之勉之!


















































第九章 五言家训六十首

(清同治十三年唐氏族谱载)

四川督部堂戴申明,于顺治九年,将圣训六谕,通示各属,并作五言诗六十首,详作阐释。特附录于谱内,为我族唐氏后裔永远遵行,勿忘。

1.孝顺父母十首
风夜抚吾身,敢忘白发亲,昊天恩罔极,不孝怎为人。
自幼到而今,双亲日费心,笑啼先自揣,寒暑惧相侵。
父母爱儿情,惟期儿长成,何堪长成日,视尔所生轻。
春晖日日驰,孝养贵乘时, 须识儿长大,双亲力已疲。
尔身父母有,尔财父母遗,只应勤奉养,分荧岂人为。
纵尔挣来钱,亲存不自专,如何私货利,父母任尤煎。
愿为有室家,父母喜相夸,何得私妻子,转言父母差。
至亲兄弟间,痛痒自相关,当体双亲意,相看总一般。
莫逞少年情,乖张患易生,此身父母养,切莫把身轻。
百行孝为先,事原在眼前,庭间征大顺,召福自绵绵。

2敬事长上十首
事亲还事长,爱敬本天良,长幼先知节,尊卑序有常。
分产无嫌少,譬如多弟兄,旁人图利已,切莫听唆争。
伯叔酋吾父,宗支一本亲,高曾留矩范,子弟恪遵循。
弟兄如手足,骨肉莫相残,一胍分肢体,手寒足亦寒。
起行兼坐立,揖让礼仪先,儿伴推梨枣,宾筵荐豆黎。
耕田多让畔,入市莫争衢,负担肩分荷,推节手共扶。
佝向言必谨,抑抑貌宜恭,桀惊潜消灭,和愉露婉容。
敬长推同类,居乡重大年,但逢耆老辈,宜若父兄然。
隆礼尊师傅,虚怀接友朋,老成能敬事,识见自加增。
官吏居民上,由来贵贱分,乡愚知大义,踊跃效公勤。

3和睦乡里十首
乡里皆亲旧,情宜缓急通,近观桑梓地,想见古人风。
风俗归仁厚,安居必择邻,耕耘常挈伴,灯火自相亲。
陇亩相连处,沿村又几家,关心邻犬吠,相与获桑麻。
镇市人烟密,居民聚五方,但能聊一气,异地即同乡。
古有同沟义,休争上下流,均匀资灌溉,水旱共无忧。
山头与岭角,小户每畸零,守望时相助,何愁孤弱行。
鳏寡四穹民,尤当赠恤频,莫虞寒洌甚,茅屋尽生春。
缓急人时有,求援愧不禁,周之勿望报,吾只尽吾心。
自反非无礼,偏逢横逆来,一诚能感格,积久渐无猜。
稼穑生民质,乡闾保太和,原将雍睦意,同唱里仁歌。

4教训子孙十首
百行推孝弟,扩之以诗书,智人日益智,愚者不终愚。
气质有纯驳,变化在垂召,但能明礼让,乖泪自潜销。
欲教子孙贤,勿为名利牵,修身在于已,富贵本乎天。
资生原有术,听业早安排,一技成家室,间游即厉阶。
凡为家长者,礼法必当遵,事事循天理,方能启后人。
取友交三益,临财凛四知,忮求心不起,穹达总相宜。
田房常易主,成败本难论,费尽机谋日,还当念子孙。
举动戒轻佻,园蔬敝温饱,教之崇朴素,能爱在能劳。
出言勿刻薄,涉世要为谦,根本当培养,风规尚谨严。
学问藉观摩,工夫勤切磋,但看师道立,渐觉善人多。

5各安生理十首
受业四民分,专精志不纷,劳心与劳力,生本在乎勤。
父子世相传,无虞见异迁,谋生休欢拙,守业自安然。
士也习诗书,须教富五车,濯磨先立品,勿或玩居诸。
农也立田功,收藏可御冬,耕耘为本务,耒耘利无穹。
工也居肆间,艺成亦孔艰,力严淫巧戒,便用偏人还。
商也事懋迁,常将辛苦先,登山复涉水,起早更迟眠。
女子在蓬门,机系晓复昏,无须嫌命薄,勤乃是贤媛。
妇即富于家,闺闱应戒奢,善心何自起,劳逸辨无差。
促织草间鸣,催耕树上声,人何不及物,懒惰百无成。
勿或作游民,贪闲一世贫,及时须努力,勤苦自成人。

6勿作非为十首
是非无两可,操作总当勤,界有人禽判,途从上下分。
立志希贤圣,潜修闭户中,公庭须绝迹,刀笔莫称雄。
嬉游忘稼穑,务外误农功,耕织三时逸,饥寒一室空。
莫失先民矩,须遵法度严,矜奇与厨巧,徒使正人嫌。
交易期通利,居奇怨更多,欺人实欺己,后患悔如何。
偷闲成惰慢,博奕纵邪淫,饱食群居者,难哉不用心。
更有逢场日,荒游酒食耽,少年轻薄态,自问亦何堪。
勇者休夸勇,防身不用刀,兵凶非善器,获罪法难逃。
改过存乎悔,无伤一念差,小人能革面,败子可成家。
劝惩分善恶,杜渐更防微,经正无邪恶,民恬物共熙。
















第十章 唐姓分布概况

据2007年公安部最新人口数据统计,在今日中国,唐姓排名第25位,人口约为780万,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2%。今日唐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湖南、四川二省,这两省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六省,其他为日本、韩国、越南、美国等国家地区均有分布。
一.唐姓地理分布: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780余万,增长了15倍之多,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 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34%的唐姓人口。湖南居住了唐姓总人口的18%,为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在近600年间,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 唐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表明:湘桂黔渝、云川东部、广东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3%以上,这一区域的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4%,居住了大约51%的唐姓人群。在云川西部、海南、广东大部、鄂赣大部、皖苏沪、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东东部、河南南端、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唐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0.38%——1.1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7%,居住了大约34%的唐姓人群。
二、迁徙分布: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的中心地带,也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省),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省)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颖川(今属河南省),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省)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政权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省)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王景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姓足迹遍布中国大地,唐姓在台湾主要分布在台北.新竹.南投.彰化.嘉义等地,其大部分都由一海之隔的广东和福建迁入。其次,唐姓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地区均有分布。韩国唐姓主要分布在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唐姓在日本主要分布在九州岛,本州岛一带……










第十一章 唐姓基因与名人史册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6%,A型占29.6%,B型占26.7%,AB型占8.1%。
就整体来看,唐氏族人可谓群英荟萃,名人辈出。然唐氏族人长于文艺领域,而不善于战争征伐,才气有余,但勇猛不足。重仁义廉耻,却不善曲意逢迎。

1.历代名人:
唐叔虞:晋国开国诸侯
唐秉:号东园公,秦末汉初之际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唐昧: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军 (?-前301),战国时楚将。昧一作蔑。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攻楚方城,他率楚军夹沘水列阵,相持六月,后在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被杀,楚失去宛、叶以北地。见《吕氏春秋•处方》、《史记•楚世家》等。
唐勒: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北部一带)辞赋家。仕顷襄王为大夫,后于屈原,大约和宋玉、景差同时期人。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唐举:战国时期相术家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以善相术著名。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唐雎:战国时期外交家
唐蒙:西汉外交家,出使夜郎国西汉官吏。武帝时,他出使夜郎国(现在的贵州省),以厚礼,说服夜郎侯多同归属汉邦,设犍为郡,从此贵州不再是夷地了。
唐俭:唐朝前期重臣
唐休璟:唐朝著名军事将领,两次大破吐蕃
唐慎微:宋代医学家、药学家宋代著名医药学家,编有《经史证类备本草》,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流传很广。字审元(1086-1094),蜀州晋原(今四川省崇庆)人,北宋代医药学家。他世世代代以医为业,自己又精通经方,在当地很有名气。尽管如此,他仍然好学不倦,又拜李端伯为师,并因此从晋原迁到成都华阳。据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大臣宇文虚中回忆,他小的时候曾见过唐慎微。唐慎微貌不惊人,甚至可以说是丑陋。从外表来看,他举止朴拙,且不善言词,但内心却极为明敏,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如果有人求他出诊,他决不会考虑病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而是有求必往,不避寒暑雨雪。著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寓之: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攻占钱塘(今杭州)后称帝建立吴国,南朝宋时三吴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在攻占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后称帝建吴国。改元兴平,立太子,置百官。随即遣高道度攻东阳郡。东阳太守、齐高帝族弟萧崇之、长山(今浙江金华)令刘国重拒战被杀,一时朝野震动。时值会稽太守王敬则进京述职,禹之乘虚袭击,命孙泓取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军至浦阳江,郡丞张思祖使浃口戌主杨休武抵御,孙部失利;而齐武帝又出禁军数千,前往镇压,战于钱江南岸。禹之所部无充分应战之准备,又无抗御骑兵之经验,溃败而死。
唐棣:元代画家(1296-1364),元代画家。字子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秀才出身,任吴江 (今属江苏)令;一说为休宁(今属安徽)令,官至部郎。工画山水,曾经赵孟頫指教,其师法郭熙。擅于布置厂殿景物,得清森华润之致。并为元宫嘉熙殿作壁画。现存世作品有《霜浦归渔》、《秋山行旅》、《村人聚饮》等图。
唐寅:明代画家,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自放名山大川,筑桃花坞以居,毕生致力于绘画,且能诗文,与祝允、徐祯卿、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仇英、文征明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画谱》等。
唐顺之:明朝文学家、军事家(1507-1560),明文学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江苏常州)人。《明史》载其“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曾以郎中居浙江御倭,以功升为右佥都御史。学术精深,知晓天文、地理、兵法、音乐、数学等。崇尚唐宋散文,被称为“唐宋派”,主张诗文要有继承和发展,直抒思想,不落俗套。有《荆川集》。
唐赛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首领,白莲教首领,自称"佛母"。山东省蒲台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女首领。为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略识文字。丈夫死后,削发为尼,自称佛母,传教于山东一些州县。永乐年间,明朝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农民无以为生。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月起事,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杀死青州卫指挥高凤、都指挥佥事刘忠。但因遭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鳌山卫指挥同知王真的突然偷袭,于三月失败。明廷搜捕唐赛儿,而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终。
唐甄:清初思想家(1630-1704),清思想家。字铸万,号圃亭,初名大陶,四川达州(四川达县)人。顺治举人。《清史稿》载其知山西长子县,“下车即导民树桑,……民利赖焉”。未几夺归。炊烟屡绝,食树叶,“衣败絮”,仍“著述不辍”。学宗王阳明理学,但反对“空谈心性,不讲事功”。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忠孝仁义诸道德皆可致人于死地。主张发展生产,富国利民。有《潜书》等。
唐英:清代传奇小说家 (1682-约1755),清戏曲作家、陶瓷家。奉天(今辽宁)人,隶汉军正白旗。字隽公、叔子,号蜗寄居士。擅作戏曲,能诗工书,善画山水人物。雍正时,任驻景德镇瓷厂协理官。乾隆初,迁九江关监督,仍掌窑务,所督造之瓷器享有盛名,有“ 唐窑”之称。后又任广州关监督。著有传奇、杂剧《转天心》、《面缸笑》、《十字坡》等十七种,合为《古柏堂传奇》,另有笔记《陶人心语》。
唐再丰:清代杂技家
唐鉴:清末大理学家,曾国藩之师
唐才常:清末著名学者,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湖南省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物之一。早年参与时务学堂的创办,编辑《湘学报》,后被张之洞勾结英国领事将其杀害。
唐廷枢:清末大买办(1832-1892),清买办资本家。字景星,广东香山(广东中山)人。香港英教会学堂肄业。初任上海海关总翻译,后任英怡和洋行总买办,主办轮船公司及丝茶会馆,任董事长,经营出口贸易。捐道员衔。同治十二年(1873)被李鸿章任命为轮船招商局总办,并助李办开平煤矿,建唐胥铁路。后受盛宣怀排挤而失势。
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封为“航王”,总管水军(1867-1900),清末维新派。字黻承,后改佛尘。湖南浏阳人。贡生。1897年和谭嗣同办时务学堂,编辑《湘学报》,次年创办《湘报》。1898年和谭嗣同创办南学会,宣传变法。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1899年与康有为、梁启超决定回国起兵“勤王”,回到上海,成立自立会,组织自立军,在汉口租界设秘密机关,联络两湖及皖、赣会党和新军组织自立七军,自任督办。8月事泄,21日被捕,22日壮烈牺牲。
唐景崧:清末台湾巡抚 (1841-1903),清臣。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进士。光绪八年(1882)自请赴越,会同刘永福黑旗军援越抗法。后又组成景字军,屡挫法军。渐迁台湾巡抚。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反对割让台湾,被台民众推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台湾陷落,他乘船逃回大陆,后病死。著有《请缨日记》。
唐文治:交通大学首任校监、校长
2.中国现代名人
唐崇仁:现代基督教著名的华人布道家
唐仲英:原美国钢铁大王;
唐英年: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
唐家璇: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会长男,汉族,1938年1月生,江苏镇江人,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1955年至1958年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学习。1958年至1962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学习。1962年至1964年广播事业局对外部日语组工作。1964年至1969年外交部翻译队工作。1969年至1970年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至1978年对外友协副处长、中日友协理事。1978年至1983年驻日本使馆二秘、一秘。1983年至1985年中央国家机关外事口整党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至1988年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1988年至1991年驻日本使馆公使衔参赞、公使。1991年至1993年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1993年至1994年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994年至1997年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1997年至1998年外交部党委书记、副部长。1998年至2000年外交部部长、党委书记。2000年至2003年3月任外交部部长、党委委员。2003年3月任国务委员。2004年6月出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唐国安:清华大学第一任校监,校长
唐继尧:滇系军阀云南省会泽人,为滇军军阀,曾任职贵州、云南都督。唐澍:河北人,陕西渭华起义的领导人,曾任职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
唐绍仪: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他少年留美,深受民主共和思想的熏陶。民国初年,他由黄兴、蔡元培介绍 ,并由孙中山监誓,加入同盟会。当酝酿新政府总理人选时,南方提出内阁总理必须是同盟会员,唐绍仪因此成了南北双方都能认可的首选人物,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唐亮:近代革命家(1910-1986),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
唐澍:陕西渭华起义领导人,曾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
唐生智:民国军事将领湖南省东安县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委会中央常委、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建国后任职湖南省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唐淮源:抗日名将
唐翔千:香港著名实业家
唐兰:现代文字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现代文学家、音韵学家、历史学家、业余曲家、古文字学家。字立庵,号立厂,浙江秀水(嘉兴)人。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曾教周学熙家馆。1931年后在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和中国大学任教。1932年受聘为北平故宫博物馆金石鉴定专门委员。雅好昆曲,工大官生,喜清唱《惊变》、《惨睹》等剧目。1935年至1937年间是俞平伯所组清华大学谷音社成员,参加曲集。亦参加北平城内各曲社活动。1939年在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0年任教授。参加昆明三高等学校昆曲研究会等业余昆曲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是曲家许丽香所组藕香曲社成员。1949年出版专著《中国文字学》。五十年代后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副院长、研究员。其间亦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曲事活动.
唐云:现代著名画家
唐君毅: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唐国强:当代著名演员、书法家,以饰演诸葛亮闻名他演技出众、文化修养深厚和胸怀豁达,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饰演过众多的大人物。在公众眼中,他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家人眼中,他是位大孝子,为了尽孝,他拿出了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细腻和耐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感恩父母。
唐孝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孝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有祺:化学家,中国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守正: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启升: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唐崇惕:中国寄生虫学家,中科院院士
唐仲璋:中国著名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唐敖庆:化学家,中国量子化学奠基人,中科院院士
唐稚松: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唐德刚:著名历史学家;
唐宁:香港歌手、演员
唐诗咏:香港主持、演员
唐林:台湾演员、主持
唐文龙:香港演员
唐剑康:香港著名唱片骑师。
唐晓坤:大陆地区知名IT人士,为银行电子化进程做出杰出贡献
唐涤生:著名粤剧编剧家
唐雪卿:粤剧演员,薛觉先夫人
3.韩国:
唐建相:太平洋化学株式会社社长
4.日本:
唐渡亮
唐室载

5.台湾:
唐飞: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长
唐盼盼:中央社社长
唐禹哲 :台湾歌手、演员
唐从圣:台湾演员、主持
5.中国人民解放军唐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唐亮:近代革命家(1910-1986),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湖南省浏阳县永和镇火石岭人。1927年参加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赤卫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乡苏维埃政府宣传文化委员,红三军团第二师六团连政治委员,七团总支部书记,军团直属队政治处主任,第六团政治委员,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四师十团政治委员,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教导大队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滨海军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兵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政治委员,政治学院院长、政治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1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唐天际中将
唐天际(1904-1989),原名唐时雍。湖南省安仁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副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28团营党代表,湘南游击大队大队长,红50团团长,中国工农红军第22军2纵队司令员,红五军团第40师政治委员,红15军政治部副主任,红31军参谋长,援西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晋豫边区游击司令员,八路军129师新编第一旅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吉东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兼长春军管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1兵团政治委员,湖南军区司令员,荆江分洪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政治委员,军委总财务部第一副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委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2月20日因病逝世于北京,终年85岁。
唐延杰中将
唐延杰(1909-1988),湖南省长沙市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任副排长。1927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附设军事班学习。1929年回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第八军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保卫股股长、保卫科科长,红三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军委办事处第四科科长,红28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作战处处长、副官长,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团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岳军区司令员,冀晋军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第20兵团66军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高等军事学院教育长,国防部第六研究院院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国防科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7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唐明少将
唐明(1912-——),原名唐道德,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江西省委电台报务员,瑞金中央新闻台报务员,中央军委二局报务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二局5科副科长、训练队队长、第三处协理员、第一科科长、第一系协理员、第3处副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七局副局长,中南技术局副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三局副局长、政治委员。1961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任济南军区三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唐凯少将
唐凯(1916-1999),湖北省黄陂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1师32团班长、宣传队队长、连副政治指导员、军保卫部队长,江口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红30军第88师262团营政治委员,262团政治委员,红31军第93师271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北上先遣司令部参谋、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副中队长、副科长、大队长,第3团副团长兼训练处长,抗大第二分校第1团团长,冀东军区第16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冀热辽军区支队政治委员等职。为培养党的抗日军政干部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支队政治委员,辽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副主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辽东军区第三参谋长兼后勤部长,第5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民航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防空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民航局副局长,军事工程学院工兵工程系主任,工程兵特种工程设计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分管科研设计工作。还是北京地铁建设的首任总指挥。为我军的国防工程建设,为工程兵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8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唐铎少将
唐铎(1904-1983),原名唐灵运,字金城,湖南省益阳县人。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期间,参加了“工学界社”、“二八运动”和进占里昂中法大学斗争,被反动派驱逐出境。回国后投入大革命洪流,在中国公学商科学习,不久在同乡谭延闿的资助下,进了中法通惠工商学校读书。1923年春,因谭延闿去了广州,失去了资助,无法继续在上海读书,便到广州找谭延闿。谭延闿允诺到湘军当军官,唐铎执意学飞行,谭延闿就将其介绍给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局长杨逸仙。经杨逸仙安排,到航空局属下的广州飞机制造厂当实习生。1924年被录取为国民革命军军事飞行学校学生,加入国民党并入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和后来担任国民党空军司令的王叔铭是同学,他掌握了飞行驾驶技术。1925年赴苏联入苏联空军第二、三飞行学校、空军战斗学校、飞行观察学校学习飞行和通信技术,毕业于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航空军械机械工程师学位,任苏军少校,1945年在列宁格勒和加里宁格勒空战中作战有功,升任中校教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26年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刘亚楼到苏联访问,应刘亚楼的要求,见到了唐铎,唐铎通过中国军事代表团向苏联提出回国的强烈要求。刘少奇赴苏参加苏共十九大时,再次提出让唐铎回国,苏联表示同意。1953年周恩来到苏联参加斯大林葬礼,又一次提出唐铎回国问题,1953年4月9日,唐铎终于告别了曾经生活28年的苏联,回到祖国,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任中共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常委、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中共辽宁大学党委常委、辽宁大学副校长,中共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辽宁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在空军工程系的10年中,主持建成了兼顾教学与科研、能够进行飞机强度和起落架冲击实验的教学大楼,建立了27个教研室,创建了飞机发动机、航空军械设计、航空仪表、航空无线电、飞机场建筑、航空气象六个专业,为空军的建设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前长期在苏联,未能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荣获苏联国家最高奖励——苏联卫国战争勋章,并获一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旗勋章、一枚红星勋章。1983年11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唐子安少将
唐子安(1912-1982),湖南省湘潭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第19师57团副连长,红3军团第5师连长,红5军团第13师37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军团侦察科副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教务主任兼队长,第3军分区游击军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训练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参谋长,骑兵团团长,冀晋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参谋长,第19兵团第64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9兵团第64军军长,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64军副军长、军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朝鲜西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军长,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顾问。毕业于军事学院。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2年6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唐青山少将
唐青山(1912-2000),四川省蓬安县人。1932年参加游击队。1933年游击队改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27师特务营。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9军第27师79团特务连炊事员,他坚决要求到战斗连队,结果到27师79团9连1排1班当战士。由于作战勇敢,1934年他被提拔为班长、排长。1935年四次负伤,在一次战斗中他第一次腿部负伤,伤愈后升任连长。不久他再次负伤,伤在右臂,在第二次过草地时奇迹般痊愈。接着第三次负伤,伤在头部,弹片一直留在头皮里。第四次是腹部负伤,留在师卫生部当政治委员。参加了西征,西路军失败,被马家军关了半年。回到延安后,成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插班生。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在抗大毕业分配到八路军115师,历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6支队7团3营政治教导员,游击大队政治委员,第686团1营政治教导员,滨海军区独立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686团政治委员。1941年在和日军作战时,第五次受伤,子弹从右肺穿过,从左腰穿出,他昏迷了三天,幸亏一位老大爷全家精心照料,才转危为安。解放战争时期,去东北任1纵1师1团团长,有一次伏击战,带着通讯员、警卫员追击残敌,与敌团长面对面遭遇,幸亏警卫员先开枪击毙了敌团长,否则敌我两个团长几乎同归于尽。1947年升任1师副师长,1948年调任2师副师长。攻打天津时,任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3师副师长,作为主攻师,113师最先打开突破口。1949年升任113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副军长。1961年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1980年离开领导岗位。总共负过六次伤。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0月3日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88岁。
唐金龙少将
唐金龙(1908-1978),湖北省汉川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军,同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第7师19团排长,第21团副连长、连长,红2军团第4师12团营长,红2方面军第5师15团团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副营长、营长、副团长,独立第2旅4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358旅副旅长,独立第2旅旅长,第一野战军第3军7师师长,第3军副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战车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军副军长、第3[军军长,1955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1965年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曾到早年战斗过的连队与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该连1962年被中央军委授
予“硬骨头6连四过硬”称号。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67年1月21日非正常去世,终年55岁。
唐哲明少将
唐哲明(1908-1978),原名唐明,安徽省桐城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在西安、上海、北平、天津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冀南特委军委书记,河北民军参谋长,八路军东进纵队副司令员兼第4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延安炮兵学位工兵科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工兵学校校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工兵指挥所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中军区工兵司令员兼工兵学校校长,军委工兵司令部参谋长,南京工兵学校校长,工程兵学技术研究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科学技术部部长,工程兵副参谋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3月3日逝世,终年70岁。
唐健如少将
唐健如(1912-1996),湖南省邵阳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团司令部文书,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文书股股长,115师政治部保卫部审讯科副科长,师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教导第2旅政治组织科副科长,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1军分区兼警备第8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参加了平型关和白晋公路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鲁中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任免处处长,江苏省军区干部部部长,江苏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第三政治委员兼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6年2月29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84岁。
唐健伯少将
唐健伯(1904-1978),四川省金堂县人。1929年到川军刘湘部2师5旅当兵。1932年刘湘部与洪湖红军作战,被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朱绍田,后授少将衔;杨秀山,后授中将衔。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西省独立师1团当战士,后任文书。1933年在红8师20团团部、1营营部任技术书记,不久又任红3军团教导团团部技术书记,第7师师部技术书记。1935年在战斗中负伤。红2军团长征时,任4师作战侦察参谋,带领突击队突破敌澧水封锁线,占领洞庭溪、大宴溪渡口,使红2军团进抵湘中,摆脱了国民党130个团的包围、堵截。在贵州,率突击队抢占鸭池渡口,保证了红2军团过河。由于表现突,1936年由作战侦察参谋一跃升为4师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司令部作战科长、参谋处长,中原军区参谋处长。中原突围前夕,一批干部奉命化装转移、隐蔽和奉命撤离,这批干部后来成为开国将军的有:江汉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江汉军区政委廖汉生中将、江汉军区参谋长王绍南少将、第5师13旅38团团长冯仁恩少将、第5师参谋长刘少卿少将、长江地委书记刘西尧少将、第5师5分区44团团长吴子杰少将、第5师5分区司令员吴林焕少将、第5师豫中军分区副参谋长何振亚少将、天京潜县委书记范保顺少将、中原军区鄂东军区参谋长罗通少将、第5师13旅政委周志刚少将、豫中地委书记栗在山少将、中原军区司令部叁处政委钱江少将、第5师2分区司令员萧远久少将、第5师供给部副政委董洪国少将、江汉军区卫生部部长董家龙少将。唐健伯也在其列。解放战争时期,随周恩来到北平,参加军调处工作,以后历任吕梁军区参谋长,晋中军区参谋长,晋绥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参谋长,指挥了剿匪战斗和黑水战斗。离开四川后,历任工程兵器材部副部长、部长,工程兵副参谋长。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1月4日逝世,终年74岁。
唐天标上将
唐天标(1940.10-——),湖南省石门县人。1961年入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系,1966年毕业。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宣传理论干部培训班。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104工程指挥部参谋、干事,广州军区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干事、秘书,广州军区宣传部干事、副科长。1983年后任广州军区宣传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干部处副处长。1988年5月任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1992年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1993年6月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兼干部部部长。1995年7月任总政治部副主任。2002年11月起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0年6月21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唐广才中将
唐广才(1929-——),河北省沽源县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察军区分区骑兵团文化教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骑兵师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直属工作科科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1979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南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唐明源少将
唐明源(1942.9-——),山东省莒县龙山镇南楼村人。195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报务员、报务主任、参谋、连长、营副政治教导员、副科长、团副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97年10月后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联勤部政治委员。
唐明源入伍后先后三次入院校学习深造,1978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83年和1990年分别到解放军军事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在整个军旅生涯中,因工作成绩突出,33岁就被提为师职干部,41岁被提为军职干部,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所在单位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标兵单位。
1999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十二章 唐氏宗亲字辈等

一.各地区字辈:
四川唐氏宗亲字辈(8.31更新)
2009-03-20 18:37
四川蓬安唐氏后谱:祖宗任受付,锋荣仲廷尚,胜正三阳开,世登联科显
仙容金玉来,茂美达前俊,群英冠步台,树立名嘉会,时中诚攀才,(缺失)
  四川渠县唐氏后谱:千万克讳永,志彦文世国,君学有奇仕,朝廷正联科
后来续谱:祖德开维明,宗仁履清芳,依贤冠时盛,安帮定太长
  四川渠县唐磊提供:成仁立道 登本正明 世德永远 胡子天成
  四川金堂-祖辈在17世纪迁入,祖籍湖南:国正天心顺,作得诗明世
  四川安岳唐氏家谱:(这是福广填 四川时,祖先留下来的)
朝尚国汝士;三四在大学;永正明良德;定安世代乐;
  四川安岳唐国栋:大登荣汝恩,光先承作续,裕候启贤英。
  四川泸州:相文基朝国,正克开希元;永世有光化,安定治中天;汝昌维学锡,守道绍怀宣
泸县万定斑竹唐兴明:时代永光明,家兴从
  四川西昌唐业波提供:(凉山另取字辈):承先修晋业,念本庆尧门,南北能常在,嘉洋大义存。
  四川中江唐士国提供:{千五公;下万三公(居江西吉安太和二十世);先祖发源公居于永州零陵县孟堂塘尾头一带,发源娶康氏生天富,天富娶李氏生永禄,永禄娶刘氏生文纲,文纲娶王氏生仲兴,仲兴娶王氏生胜桂,胜桂娶罗氏生良柏,良柏娶杜氏生惟凤,惟凤娶卢氏生仕恩;仕恩公当时住在零陵的归德乡东兴里,康熙48年(1709)带三子先正先坤先玺入川,居于蜀之梓州伍城南金家沟(现四川省中江县广福镇通山乡四村).从湖南零陵来川前的最后十辈辈份为}:——发天永文仲,胜良惟仕先;
来川后辈份为以下顺序:大玉含晖吉,光廷启世承,应国昌德祚,锡继道隆金,霞泽映宇内,精彩焕乾坤,泰和致奇瑞,代久衍丰亭.
  四川中江县城唐臻:祖籍在湖南东安县 是胡广填四川时到的四川中江
时雍开发世 源远庆泽长 满朝诸富贵 大德永明扬
  四川唐钰斐提供:[入川始祖唐启武,清雍正11年入川。已繁衍十三代。]
启盛永诗学仁家全万世云华贵
  四川富顺唐碧波提供:世尚大有昌,本隆才翰方,源清益巨泽,吉利发荣长
  四川合江唐勇智提供:光先承转淑
  四川达县唐自前:文 学 传 四 代 ,云 华 自 明 成,得 意 朝 天 子, 富 贵 长 发 兴
  乐山犍为县棉花山朱家嘴唐芳:世尚大有昌,本隆再建芳,朝廷时选举,多用士贤良
  四川宜宾唐氏:仁.道.正.洪.昌
  四川遂宁thy:干纲克振 坤纪自扬 施仁敷教 治化安康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唐杰[始祖唐隆道,元末宝庆路总管]:隆泰彦邦纯乡子天仲原添德道胜文思才必朝廷仕友应宗祖世代永光明,忠义昭来许诗书启后贤
  四川蓬安龙云唐承宇:上仪三庭士,洪世正逢时,建学思在朝,新家明礼教,继续永光昭
  四川凉山唐普荣:元贞启有,学应仲禄,维贤正和,朝廷胜金,光明耀祖,思显普春,利宪远秀,留定再星,占品永芳,国泰安邦、高伦美复,仕子吉昌
  四川省罗江县唐斌: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四川省岳池县白庙镇新建街3号唐毅:汝景兴朝一公,柞应声熙显承;祖恩年
久永耀,宗功代远如新;忠孝光荣先泽,仁厚佑启嗣昆;清白传家有道,万载乐安升平
  四川省岳池县唐仁海:永德敬志辅 春成世盛国 有仕三开泰 时邦明瑞协 敦厚建鸿基 富润裕本业 积善乐庆余 体教彰和悦 经学守家传 儒修继宗泽 应运作人才 在官任俊杰 万代保平安 福禄寿自得
  四川资中唐扬勇:文、自、扬、思
  四川万源草坝镇唐德隆:自师学定公,朝仕大开在,先德应其昌,宏龙惟有志,世代永流芳
  四川德阳唐体文:洪开诏燕冀,辅弼振朝纲。老班:时正应国家,永兴世继昌。景运光先德,文明启大宗。诗书承泽远,万代兆荣封
  四川广安州明月乡鹤占里熊家桥唐仁海:永德敬志辅 春成世盛国 有仕三开泰 时邦明瑞协 敦厚建鸿基 富润裕本业 积善乐庆余 体教彰和悦 经学守家传 儒修继宗泽 应运作人才 在官任俊杰 万代保平安 福禄寿自得
重庆唐氏宗亲字辈
2009-03-19 19:55
重庆合川PRETTY BOY/2006-9-4:永正李明学,朝庭定家帮,忠孝昌荣显,世代庆春长
重庆合川唐氏后谱: 奕可为章涣,显承明世基,光宗客少允,玉启梦先知
重庆合川三汇镇唐棠:仁字天福应,礼诗室朝廷,世大荣华景,祖宗万代兴,国定明文启,家安守继成,恩倍光厚德,忠孝镇乾坤
重庆唐氏后谱:一呈升国正,保定永洪兴,联庆昌隆胜,全德发光辉
重庆井口地区:兴文世应良,国宗如园仕
重庆市忠县乌样镇黄谷村唐氏族谱: 万宗之德,登朝开国;文武兴隆,引进加策
重庆梁平唐龙均: 学 正 天 欣 顺 家 和 市 代 龙
重庆梁平唐德显:伯继国登正,有仕一朝廷,中天才德盛,文明时代荣
重庆梁平唐吉波:公永文化应、伯志学正良、世一登明远、洪开大吉祥(子朝刚)、安邦伦雍睦、普天维雅华、道义(义君)有善章、定国乃荣昌
重庆梁平唐晓东:弘登希仕镇、世代永昌隆、仁义全兴德、文章高才用、万里忠孝仲、子嗣秀良浓、甲第能开启、荣华德受封
重庆唐定九提供:榜 梨 曹 定 家 邦
重庆市 渝北区 石船镇 天枰村 一社 唐家湾唐锋提供:
忠习一元正 安国定邦兴 青明开大德 世代永乾坤(根据拼音写字)
重庆市北碚区偏岩、石坝、三圣、静观、渝北茨竹中河、大湾、四川邻水高滩:克守仁贤大 庭开允吉昌 祚昭光德茂 继述万年芳
重庆市荣昌县唐宗才(祖辈广西搬到湖南省永洲府孝感县鹅公领,因湖广填四川时。又从湖南迁到四川):学德荣宗世
重庆唐大明(清初由湖广填四川迁至四川的蓬溪县):启事贵学礼,登朝着国兴。大治思英才,福至金轮圣
重庆涪陵唐邦文(来川始祖名:维梦(茂)公):**维先正,通才自永昌。邦家定必胜,治世之贤良
重庆潼南仁和场唐维刚:尧舜凯朝山,光永正中连,显维贵碧茂
湖北唐氏宗亲字辈
2009-03-22 05:37
湖北孝感唐氏后谱:正文尚启善,大道开明贤,志学仕洪全,曾崇容思德,友忠玉合先,(缺失)
湖北黄石唐氏后谱:齐记光义,美道永昌,相君臣士,帮家之方
湖北省麻城市有好几支唐氏.
一支为:国玉在山辉,采之自宜早。席珍待聘士,同为希圣宝。
一支(丁家河):太先积德盛,立心本在明。贻传家泽远,继绍福祥兴。
1994年新修辈派为:荣勋耀沿尚志,丰硕贺宏腾。康乾模昊发,永照茂华庭。
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鹅公岭:余山正开启文运承先代
湖北仙桃唐文军(晋阳堂):祖传忠良 登从善方 嘉xxx
湖北枣阳唐家森提供:......,元,亨,利,贞,家,启,国,志
湖北枣阳唐金龙:文运兆开 玉树金兰 乃家之宝 启始永昌 丰功祖德
湖北恩施唐兴提供:我祖父辈迁自湖南五岗山(谐音),我家字辈,我记得很清楚:谷胜文祖永定士,师元万年有再兴,国正天心顺,时清景运安,孝仁致远作,怀玉湖上宽,赞绪垂宣统,耕读致家邦
湖北孝昌县邹岗镇太子乡凤凰村唐宗旺:国正天下顺,官清明字安,本仁宗义,大道光昌
湖北大冶唐建军:祥开功
广西唐氏宗亲字辈
2009-08-31 22:58
 广西全州:孝有传家本,永久受国恩
 广西桂林十代族谱: 正,汝,开,明,庆,祖,宗,定,有,华
 广西灌阳唐氏家谱:国宗绍慕朝廷泽 际会昌明君子兴 尧德虞恩钦祚永 尊贤重士启人文
 广西玉林樟木镇蓝柱冲唐:具世国兴显宗祖,孔茂兰才秀聚荣.
 广西昭平藤县唐钦冰提供:克 荣 宗 钦 明
 广西昭平唐宗颖:道可喜英国知雍,时中天立克荣宗,钦明文德开基广,繁毓鸿才福禄崇
 广西昭平唐志烽:朝国官书.文理学仕.光(19)辉晃耀.宏开伟业祥发远. 宗传裔秀.品才贤明.杰俊超群.绍亮金华永蕃昌
 广西昭平县马江唐继忠、唐昭文提供:仪,伯,仲,连,友,本,用,仕,万,添,尧,之,钰,朝,瑞,大,位,时,宗,文,隆,兴,创,继,家,建,传,永,远
 广西大化唐启颂提供:毓,秀,运,启,文,明
 广西南宁来宾唐彪:子合求福志建文
 广西柳州府柳城头塘洞诺村唐敏兴:绍、君、才、举、国、大、顺、志、兴、朝
东唐氏宗亲字辈(8.31更新)
2009-08-12 07:01
广东清远唐氏后谱: 伯阳宏闰官,有树开裕宽 祖德昭光远,(缺失)
伯阳赤维宗,富善尧盛丰 深知福礼厚, 永远秀灵钟
 广东省清远唐世国:国明科举广,**生延长,永世亦兴隆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西郊村唐树喜(有1100多人,于明嘉靖年间从福建迁入):耿绍阳元远传世长
 广东省潮安县唐伟新:有启树熙衍兴开宏文学 大本兹以立敦典崇令德 诗礼振家声昭垂绵世泽
 广东兴宁唐少华(晋昌堂):祖上由福建传过来
 广东英德唐上双(越南华侨,于1978年回国):明玉朱成光上国,佳名永发大家声
 广东龙川县唐锦润:有数万唐姓聚居,共8房,其中第6房去了湖南至今无音讯,本人第5房,辈份如下:中文上学天,祥起依喜日
 广东揭阳唐坤新:朝垂崇令德,兴开宏文学
 广东雷州唐维:...大伍,连荣万载.....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唐稳:国睿进维怀 开大业广着 家声绵长世 泽远召坤荣
安徽唐氏宗亲字辈
2009-04-05 22:01
安徽砀山唐寨唐怀地(桐叶堂):始祖唐琦乃宋御史唐炯七世孙
远大国宗儒,高占朝成世,怀文景广运,立志学继先;谆厚传家永,廉朴滋荫长,勤谨培元本,谦蔼征祺祥。
安徽淮南唐氏(桐叶堂)后谱:祖籍山西
荣家文有伯,元建广朝兴, 安国俊英贤,(缺失)
安徽宿松唐氏后谱:良士志应时,道正耀天光
学富功先裕,德崇名自彰,咸怀诒泽大,克念保宗长,继嗣能华国,家声世代昌
安徽定远十代族谱: 大 占 开 玉 保 忠 孝 高 秀 武
元隆三宗遥派字辈:仕大奉习一承朝、文武国正泰、守法尊天爵、后重做师范、谨愿章质扑
唐氏皖宣城辈分:广大世 日长纪 书先进正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天文敬学祥,金怀鸿(崇)亚(大)昌
安徽梁园唐发春(桐荫堂):行 家 辅 国,世 代 荣 昌
泗县草沟镇唐圩唐宏民(晋阳堂):始祖唐铎,字振之
世继宗光 胤永廷维 嘉元自福 崇玉兴盛 肇承宏培 怀占嗣起华夫庆贺中,如松常茂青,英贤天赐尔,廉朴滋荫封,勤谨尊祖训,谦蔼征祺明
安徽巢湖唐经华:有18个村庄的95%人姓唐
安徽巢湖唐大树:善 宗 玉 大 继
正泽启建,绍述承宗
滁州明光洪庙小学唐新江(泗水堂):国建有德 玉新廷荣
安徽天长唐玉云:金学有生玉富贵
山东唐氏宗亲字辈
2009-03-24 22:34
山东昌乐唐氏后谱: 树炳基锡洪,本烈培铭澄,林然在钟汝,桥耀增铎清,怀有卫国志,繁荣昌盛家,升平安泰世,和睦勤俭丰
山东淄博南仇唐氏:知见应锡曾,元行敬思维。继述承先志,传习裕家修。
学成能保大,法立绍宗功。文官来庆寿,万福肇金生。
山东滕州市唐氏十世起辈分:传家若克永 纯修学志洪 守怀应大兆 景锡世钦崇
山东夏津唐庆红(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大槐树迁来):兆.殿.永.庆.元.保.善.传.家.久
山东东平唐守田提供:传家先守道,友力贵明轩
山东济南长清唐德俊提供:大学梦恩广,丙德士泽长
湖南唐氏宗亲字辈
2009-03-21 17:25
湖南省东安县唐友君:继儒承先志,少肇英雄厚宇坤
湖南永州小江口唐氏后谱:汝景兴朝一公,柞应声熙显承; 祖恩年久永耀,宗功代远如新;
忠孝光荣先泽,仁厚佑启嗣昆; 清白传家有道,万载乐安升平.
浏阳青山唐氏后谱: 始祖南浦,号来仪,洪都人(江西南昌)
朝文齐宏启,世运庆昌隆,忠孝昭先德,英才耀祖宗 大道传家国,贤能志向同,显扬征学士,名望自钦崇
湖南永州零陵唐氏后谱:思彦世文永,仕明国正开 继登朝廷上,修治定家帮,勋树怀风化,光天应赐昌
永州零陵凼底唐宏翔:昌,顺,远,宏
湖南辰州唐氏后谱: 宣启朝天盛,夫泽治安忠,道德涤实顺,书生家兴隆
湖广会同唐氏后谱:时禹宗伯乡,咨文思朝光
仲承维先正,通才自永昌,邦家定必盛,治世之贤良
文思朝光仲,承维先正通,才自永仕仁,大德壁祯祥
湖南老班次存参
精忠传万代 理学启贤才 家声明德远 朝庭永兴世 应子虞运举 显达会年来
珂公本支班次 国正天心顺 忠言兆吉祥 为人长富贵 积善有余芳
璋公本支班次 国正天心顺 忠孝启贤臣 德明邦家定 功业达乾坤
佩公本支班次 国正天心顺 忠良显大铭 诗文隆盛代 万古绍昌荣

公仁寿班次 国正天心顺 相传统绪长 联元登甲第 曲籍振纲常
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唐氏:(唐朝由江西迁入小湾村)
现传41代.始祖:唐斌政
斌承水知明 士念仲才文 思必伯受志 用子汝友克能
如温良恭敬 德盛荣归兴 宗祖存仁孝 世代继贤英
湖南祁阳:懋、建、勋、猷、焕、平、章、治、化、隆
湖南湘潭锦石唐家湖唐氏字谱:梓宗堂仕喜,福禄大嘉昌,应培增祖泽,先哲谁金训,承之再达仁
湖南衡阳市唐代琴提供:万.代.振.家.兴
湖南邵阳县唐明璐提供:添德道胜文,思才必朝廷,仕友应宗祖,世代永光明,正大昌宏业...祥启晋阳升
湖南湘西唐成:忠诚手仕任,子文思召光.正中家笔大,永世定宏昌
湖南益阳唐国强:虞芝开万鼎,光宗宏远基,永定国安奇
湖南常德石门唐生忠(晋阳家风):以政国本、福自天生、汇值耿基、容寒树心
江西唐伦祖:家致仕朝月,廷海雲高陞,扬名耀祖长.贤才宏德泽,兴胜孝友良
辽宁大连唐正新:永鸣世安国,立正丕祥至,万法承先思,寰海清静声
辽宁盖州市杨运镇唐纲:殿学兴继守,永庆保家园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唐厚岩提供:承、先、志、忠、厚、肇、基、远、绳、族、武、义、范、继、世
贵州仁怀唐彰哲(祖籍四川纳溪):忠,义,昭,彰
贵州毕节大方:圣伯友忠德,林芳大清国
浙江玉环唐多青提供:业成钦玉,朝起文章,万国观秀,多士有光.新增字行:道传先圣,克守侯邦
陕西旬阳县唐世军(祖籍是湖北省五昌府通山县):诗会文章远,兆宗世义兴
陕西安康唐家湾镇唐志飞:光宗耀祖 记志承先
汉中市汉台区唐子元:国家兴大业,必盯子孙贤
江苏江都唐家港一带:万,明,以,贤,达,红
徐州市铜山县房村镇唐山村(同安徽砀山县唐寨镇):怀文景广运
徐州唐杰:志广
徐州睢宁唐亮:德志文才 宝守园良 继承先业 万事荣昌
徐州唐小岔:树德新恒善佰文士五星
山西太原唐中才[明朝时由晋阳(古名;唐村,现名;晋源)晋祠逃难到祁县]:云贵照文广国世晋朝中光明克俭大公卿若树隆
河南邓州市唐显迪(邓州一共分为五支派,我们先祖是春风阁东南距城三里唐小庙的,清初移居到这里):
景玉青文秉 全新天明显 学孝孔胜昔 史书万古传
唐氏家族辈分字谱[其他]
湖广会同唐氏后谱:时禹宗伯乡,咨文思朝光
仲承维先正,通才自永昌,邦家定必盛,治世之贤良
文思朝光仲,承维先正通,才自永仕仁,大德壁祯祥
江苏盐城草堰口唐氏:胜宗公后排辈为:甫彦伯宗(廷)谷崇天尚惟华(虞)九(奎)
我方绍起建立存余(锦)修(秀)为(文) 纪(章)正法守裕如
潼南:怀国立明志,纯淑方可全,守金开世代,达礼孝先贤
二.唐氏十宗后谱:
一宗:永福思文立,志大显光明,忠心常奉国,万世正乾坤
二宗:涛玄智本明,显永福再宗,国泰天心顺,诗礼焕文章
发祥有圣祖,继美多贤良,忠孝传千古,仁义化万邦,大德光日月,兴隆乾坤长
三宗:绍伏魁仕宗,祖宏汝必才,日月盈再有,家国永千秋
天开文远悠,诗书代儒风
四宗:锡禄维贤后,鸿谟启盛明,传家敦诗礼,开国显经论
周孔齐声教,夔龙仰直真,纲常千载肃,作述万年新
五宗:文思通典籍,行谊学前贤,忠孝兴家国,宽仁庆自延
六宗:景运贞元会,文明大启昌,忠孝承先训,诗书兴家祥
七宗:宗祖思国泰,仁义礼智信,聪明达自由,文德经纶纯
武功爵禄酬,朝治贤能贵,家声孝弟修,忠和时圣定
天道永世悠,堪作万年计
八宗:元文必仲永,思志秀廷才,景泰天德顺,富贵享荣华
九宗:文朝明仁义,忠孝永安邦,国正天心顺,世代受荣昌
十宗:成应先承福,思文立万方,凤凰朝至瑞,宗祖重贤良
孝信齐家治,忠正观园光,人才培四德,继启维纲常
十一宗:人立高明志,纯熙六字春,和衷敦亮惠,褒赞广经纶
十二宗:万德讳用思,廷秀兴富立,楚国有贤才,永维朝中士










第十三章 宜宾唐坝之唐氏族谱


前二十代字派:
孝仁世仲安,宗祖昔友思;
明昌承先泽,传芳应永隆。
后二十代字派:
兴国义集家,禄和生裕寿;
勤耕书礼德,君恩万季红。

唐孝勤 室 曾氏 葬于湖广
唐x x 室 x氏 葬于湖广
唐世洪 室 钟氏 葬于湖广
唐仲梁 室 曾氏 葬于湖广
唐安富 室 陈氏 葬于湖广
生一子
唐宗禄 室 肖氏 葬于湖广
字启明 生二子
唐祖德 葬于老祖坪
室 许氏 葬于唐家岩(现更名唐坝)方水井弯头侧后边
生二子 唐昔瑜珍 生庚遗失
唐祖凤 字仲文 葬于唐家岩(现更名唐坝)方水井弯头门口右方
室 贺氏 生四子
续室 赵氏 生一子
同葬于唐家岩(现更名唐坝)方水井弯头右侧方
还有一人落脚云南
唐昔璋 室 应氏
唐昔琦 室 谢氏
唐昔瑚 室 罗氏
唐昔琏 字汉楚 室 赵氏张氏
唐昔祥 生庚遗失
唐氏宗族于中元甲子辛酉(公历1981年)年三月初一日清明节,由后裔召开联合扫墓会,宗祖落脚夏家岩下,共兴口丁人参与。
统计如下:仍健在的先字辈十二位。
仍健康的传字辈二百五十四位。
仍健康的芳字辈二百二十二位。
仍健康的应字辈四十六位。
仍健康的永字辈四位。
仍健康的适外六位。
实到墓地祭祖,三百三十三位,达成唐氏宗族从团结共建国,建家园,通晓后二十字派的目的。
另决定将人们口语中的唐家岩改名为唐坝。
执笔:后曾孙唐应尧
地点:潘家屋基
时间:1981年03月初1中午
谁能告诉我们这进千人的根在哪里?..........

 


中华唐氏网 中华万家姓 www.10000xing.cn  中华姓氏网、中华姓名网、中华百家姓、中华万家姓
Copyright by 中华万家姓 E-mail:fangshuang888@hotmail.com    y17@sohu.com 粤ICP备07015447号
本网宗旨:繁荣华夏姓氏文化 继承家族优良传统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振我家业兴我中华
百家姓、万家姓、姓氏文化、中国万家姓、中国百家姓、姓氏家谱、姓氏图腾、姓氏礼品